一、经济发展
十多年间,福建经济总量由22位升到12位。
1985-1988年,厦门改革、对外开放实践。
1988-1990,宁德地区的脱贫率达到96%以上。
1999年,习近平调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福建全省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名由第12位上升到第10位,人均GDP由第8位上升到第6位。
1999年到2006年间,平均增长率达12.58%。
二、铁腕治吏
习近平在宁德清理违规建房,9个月查处441官员。
因为经济落后,宁德当地称为人生三件大事,盖房、修坟、娶媳妇。党政干部盖私房成风,很多干部盖房缺钱,就打起了以权谋私的主意。
习近平到任后,确定把“敢于碰硬,敢攻难点,抓反面典型,拔钉子户”作为查处的突破口,刹住这股不良风气。
习近平说:“这里有一个谁得罪谁的问题,是你得罪了党,得罪了人民,得罪了党纪国法,而不是代表党和人民利益查处你的干部得罪了你。”
三、环境治理
十余年努力,长汀由“火焰山”变为“花果山”。
长汀是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水土流失历史之长、面积之广居福建之首。
经过十余年艰辛努力,长汀将过去的“火焰山”陆续变为绿满山、果飘香的“花果山”。
如今,福建森林覆盖率连续34年全国第一,是全国唯一水、大气、生态环境全优的省份。
感情
我是1985年到福建工作的,与福建广大干部群众结下深厚的革命情谊。
2010年3月4日,两会期间,已经身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他来到福建代表团驻地看望代表时深情表达自己对福建的感情。
习近平曾不只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对福建的感情。
考察
我为能亲身参与福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感到十分自豪。
2010年9月,他到福建考察,用了4天时间,从省会福州,到闽东宁德,再到特区厦门,一路下来,追忆往昔。
感叹
我人生中美好的青春年华是在福建度过的。
2006年,他在接受福建媒体专访时曾评价这段从政岁月。
厦门
我当时很踊跃地到厦门来,就是想来尝试对改革的实践、对开放的实践。
2006年,习近平接受厦门日报专访时说。
马尾
马尾的事,特事特办,马上就办。
习近平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提出。
在福州主政期间,他最令媒体和民众眼前一亮的就是打造效能政府。
习近平曾向媒体解释“马上就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