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莠不齐且缺监管 北京首家节能超市关门
发布时间:2010-07-24 | 信息来源:京华时报
目前,北京市“节能产品进超市”活动试点之一的福朗绿佳节能环保超市(以下简称福朗绿佳超市)已暂停营业。此前,超市因装修停业,但众商户不满装修收费问题,在装修完工后拒绝开业,并要求更换超市管理者。昨天,超市新负责人称,将重新调整经营方案,力争在27日前恢复营业。
商户质疑超市乱收费
福朗绿佳超市位于岳各庄桥附近的一家灯饰城。去年底,在北京市发改委授权下,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开始面向社会征集第一批进超市的节能产品。福朗绿佳超市成为首批试点超市之一。
前天上午,记者看到,超市被绿色围挡遮住,其内大部分货架上空无一物。现场唯一留守的促销员说,他们公司入驻超市后并未卖出产品,“很多厂商都是零销售”。一名商户称,商户与超市管理方的矛盾是超市在商户生意冷清的情况下,仍不断征收各项费用。商户赵女士说,超市在今年6月提出重新装修,商户不但要缴纳管理费,还要承担装修柜台的费用,激化了双方矛盾。赵女士称,北京市节能环保中心每年向福朗绿佳超市补贴150万元,本为免除商户的租金,可经营方却每月收取2800元的管理费,商户认为此举是变相收租金。“一手向国家要钱,一手伸入商户口袋。”商户认为超市此举“太过分”。
据了解,北京市环保节能中心每年补贴福朗绿佳超市150万元,分两次发放,该超市税后已获得41万元补贴款。
联名要求更换管理者
一名超市工作人员称,因部分商户反对装修并拒绝撤柜,超市曾将这些商户的货物搬离超市,此举引发商户对超市负责人王一儒的不满。近日,超市装修完毕,但不满的商户拒绝开业经营,导致超市仍然停业。面对商户反映管理费是变相租金等事,王一儒只说,超市是一个企业,这些都只是一个商业行为。
部分商户联合向超市监管单位——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投诉。有商户称,在该中心组织的三方协调会上,王一儒以“牙疼”为由拒绝对话。最终,商户联名要求撤换超市负责人。
近日,陈恒武以超市新负责人的身份接受媒体采访。前天下午1点,陈恒武与超市的17家商户进行“恢复营业通风会”。面对商户质疑,陈恒武表示将调整经营模式,将超市分为自选区和专营区。陈恒武特别强调,超市是借装修调整经营策略,并称将争取在27日前恢复营业。
监管部门已介入调解
昨天,记者联系到北京节能环保中心科技部部长凌越,但其未对福朗绿佳超市收取管理费一事作出回应。他称,工作人员曾调解过福朗绿佳超市与商户的纠纷,但他尚不清楚超市更换负责人一事。凌越表示,设立节能超市本是为探索推广节能产品的新途径,福朗绿佳超市遭遇如此局面,对之后的节能超市推广和经营提供了经验,为完善节能超市选址、补贴方式、运营管理模式等方面提供资料。此事不会妨碍在各区县推广节能超市的计划。
他山之石
另一试点销售额良好
与福朗绿佳超市同批启动的另一节能超市试点开辟出节能产品体验厅,开架展示节能产品。该店相关负责人称,该试点主要定位在销售节能家电一项上,享受政府补贴,未向节能展厅内商户收取任何费用。据了解,该专区销售额比开业初期提升了50%。
专家意见
推广节能应政府主导
中国节能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宋忠奎表示,他曾到福朗绿佳超市考察。宋忠奎曾对经营方提出增强超市宣传、明确超市定位等建议,对方却表示条件有限。宋忠奎认为,推行节能环保产品应当依靠政府主导。中国节能环保产品的市场发展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质量良莠不齐且缺乏监管,所以需政府出台相关措施予以规范。
(作者:张巍华 实习记者 陈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