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刚刚进入无锡的国际知名连锁便利店品牌全家FamilyMart,最近悄然在网络上发布了地铁沿线商铺人员的招聘信息。随着地铁一号线的即将开通,全家、喜士多等便利店对新增的地铁线路便利店经营权“虎视眈眈”。在地面租金、人工费用水涨船高、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面前,便利店之间的“战火”正伴随地铁的开通而从地面向地下蔓延,一场“地道战”开始打响。
【现场直击】
地铁便利店经营权花落全家? 3月中旬,一则地铁站全家便利店招聘储备干部的信息出现在部分网站上。全家超市难道已经拿下无锡地铁1号线沿线便利店的经营权?
“地铁商铺是采取招标形式,最终竞标结果目前还不能发布。”全家便利店无锡地区负责人何先生向记者透露,参与地铁沿线便利店竞标的企业有多家,“在现场就看到包括喜士多、富德等好几家。”据其称,如果合同能够谈成,预计会开出10家左右地铁便利店。
去年,无锡新区与全家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及运营管理方达成了投资合作意向,正式进入无锡市场。根据其规划,两年内每年将各开设20家连锁门店,从第三年开始加大开店速度,最终达到每年新开40—50家店的规模。5年内,这家国际连锁便利店在无锡的店铺数量计划拓展到100—120家。目前为止,全家FamilyMart超市已经在锡开出3家,2家位于无锡软件园,另一家位于万科魅力之城。
品种丰富的鲜食是这家连锁便利店的最大特色。昨天中午,记者在万科魅力之城的全家便利店内看到,该超市内品种齐全,有多种便当、三明治、披萨、意面、冷菜、鸡排、水果套餐等鲜食供消费者挑选。其中,仅便当就有咖喱猪排饭、奥尔良鸡排饭、红烧狮子头饭等10多个品种,每份便当的价格在10到15元之间。据店员称,很多小区居民以及周围的上班族会选择在这里用餐,“有时候便当一天能卖出一两百份”。
这家超市的门口还有一片用餐区,有3位男士买了店里的便当坐在窗前用餐。“在无锡也能体验在便利店买早点、买便当,然后坐在店里边吃边看着窗外路过的行人发呆。”一位市民感慨。
离开这家超市时,记者看到“求旺铺”的广告以及工作伙伴招聘的海报张贴在店门口,无不昭示着这家连锁便利店要在无锡大干一场的高昂势头。
【对应变动】
地面危机加速地下布局 锡城便利店太多了——这是很多人的直观感受。这两年,除了最早落户无锡的可的外,华润万家、喜士多在锡发展迅猛,加上街友、省号等大小便利店的加入,市区繁华路段几乎每走一小段就有一家便利店,行业竞争趋向白热化。加上无锡大型超市在部分区域密度过高,对便利店市场发展起到了制约作用。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锡城大小品牌便利店已有至少500家。其中,华润万家便利店在无锡的扩张速度最快,已有76家门店,多数都开在成熟小区门口,是服务社区型的便利超市,仅24小时营业的华润万家便利店就有17家。
“适合地铁沿线的是我们另一种业态店VanGo便利店,VanGo便利店出于整体战略考虑,暂时不进入无锡市场。”华润万家相关负责人称,公司在杭州拿下了地铁便利店经营权,在无锡暂时还没有计划,但这并不影响其在地面扩张的速度。
有快速扩张的,也有在竞争中不堪重负以关店告终的。第一批进入无锡的上海农工商集团旗下便利店可的,如今生存环境已今非昔比,随着房租、用工等成本的不断增加,不少门店因完不成经营指标而采取了关张做法。记者从无锡可的了解到,锡城可的便利店高峰时候门店数量曾达到120家,但仅过去的两年间就缩减了30多家。
记者在市中心一家便利店采访时,一位店员向记者透露,前几年经营还是很不错的,一天营业额可以做到五六千元,而且便利店毛利率较高。但近几年来因为竞争激烈,目前单店日营业额能做到三四千元已经属于很不错的,能突破5000元的已经不多。各家都想在中心商务区跑马圈地,但无锡的好地段便利店几乎已经饱和,符合便利店选址要求的区域因各霸一主,一些新来者只能等待竞争对手的租约到期。
一边是销售日益下滑,另一边却是租金在不断刷新纪录,店面房租年年看涨。据悉,市中心相对偏点的位置都要十几万一年的租金,黄金地段则要二三十万元。在左右夹击之下,一些便利店不断收缩战线,并寻找新的突围路径。随着锡城地铁网络开始铺设,地铁带来的庞大客流量被商家看重,由此开启了一轮“地道战”。
【业界声音】
短期内地铁商铺的形象展示意义更大 锡城一位参与地铁商铺竞标的食品行业从业者胡先生向记者透露,目前地铁商铺的租金在好的站点并不比地面便宜。比如在其竞标的6个地铁站点商铺里,南禅寺站点的价格虽还没最终敲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站点竞价是最高的。不过,与地面相比,地铁商铺在经营上却有一定的局限性。
“地面便利店可以24小时不间断营业,地铁便利店营业时间不到一半。而且为了避免影响到地铁内部的各种硬件设备,售卖品种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无锡全家便利店负责人何先生称,而且地铁店铺面积一般只有十几到几十平米,以全家便利店为例,目前地面店一般至少要100平米。能否在如此小的天地里创造令商家满意的销售额,还是个未知数。
与此同时,地铁上盖的商场一般都将地下超市、轻食店与地铁接驳。这些位置经营品类众多,涵盖生鲜熟食、生活日用品。这些接驳口是客流的必经之路,在很大程度上瓜分了地铁便利店的市场。
在这些经营风险面前,地铁便利店能否扛住挑战,则要视各家的实力和手段。尽管如此,地铁商机就算花再大的成本,也有品牌愿意出手。
“盈利当然是第一考虑的要素,但是从短期来说,形象展示意义应该更大吧。公司更看重长期效应,提前抢占未来5年、10年的商机,毕竟地铁商业各家都很看好,也是未来的趋势,边走边看吧。”何先生表示,从全家在上海一些经营较好的地铁商铺来看,其主打的鲜食还是最畅销的商品。
胡先生同样表示,6月份无锡只开通一条地铁线,人流量肯定是不足以支撑运营的,“盈利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巨大的客流对于品牌形象展示的意义却是深远的。而且从国外来看,食品都有朝地下拓展空间的趋势。据其透露,地铁开通后,会开发更多适合地铁客流的产品,比如速食类,“这已经纳入我们地铁商业的发展计划”。
客流量转化为消费力还得拼手段 近几年,无锡城市开始大幅扩张,解放环路外的一些城市外围副商圈慢慢热起来,市区的人往外扩散,便利店的需求会迅速增长。而地铁时代来临,将这些新兴的区域也连接起来了。市民的生活半径大了,节奏有所改善,这对无论是地面还是地下便利店的扩张起到关键作用。
“如何挖掘出更多差异化的服务,将庞大的客流量转化为消费力,是进军地铁便利店的众多超市商家需要认真考虑的。”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认为,除了产品特色化外,未来便利店还是“综合性服务站”的定位,能否为顾客包揽日常杂事会成为竞争利器。
业内人士分析,相较美国、日本、韩国来说,锡城的便利店拓展特色业务还只能说是刚起步。比如发源于美国的7—11便利店有出售体育彩票、代订潮流礼品、出售邮票、复印、传真等服务,特别是能提供另类缴费途径,还可以为顾客购买保险及订购机票。在台湾地区,便利店还扮演房产中介的角色。日本便利店则有面向女性顾客的甜点为卖点,成为了女性消费者每日必买的商品。在这一块,显然锡城的便利店还没有挖掘透,目前一些便利店能提供的也仅仅是出售手机充值卡等基本服务。在未来的地铁便利店业态中,这些特色服务是各家能否争取到忠实客源的关键。
品种丰富的鲜食是全家连锁便利店的最大特色。
(无锡商报 朱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