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周围,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乙型肝炎患者或带菌者。大名鼎鼎的影视明星刘德华曾公开自己是“乙肝带菌者”的身份,并且是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乙肝防治宣传大使。可见,即便是名人,也很难摆脱乙肝病毒的困扰。近年来,科学家一直努力研究将免疫基因移入水果、蔬菜和粮食等农作物中,让农作物生产“免疫球蛋白”,人们在吃这些农产品时,便将困扰人类多年的乙肝消灭殆尽。
吃土豆相当于打疫苗
七年前,日本宣布用转基因水稻生产免疫球蛋白获得成功。这项成果是日本东京理科大学科学家千叶丈完成的。他成功地用转基因水稻生产出预防乙肝病毒的球蛋白,这为用廉价而安全的手段生产预防肝炎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同年,日本宣布培育出含母乳成分的番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基因重组番茄,该番茄能生产母乳中所含的多功能蛋白质——乳铁蛋白。
乳铁蛋白具有提高免疫机能和防止感染的作用,并具有增加铁质的功效。日本科学家将人的乳腺中产生乳铁蛋白的基因组导入了番茄品种“秋玉”之中。实践表明,番茄“秋玉”的果实、叶、根的部分能生成乳铁蛋白。在其果实中,每100克重量可生成2.5至3.3毫克的乳铁蛋白。
美国州立亚利桑那大学生物学家查尔斯·阿恩岑及其同事,培育出了一种无需冷藏、可以食用的乙肝疫苗土豆。他们从乙肝病毒中取出一个基因,将其植入土豆植株,使土豆中产生病毒抗原。人吃下这种土豆后,抗原蛋白会触发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乙肝抗体抵抗乙肝病毒。
临床试验中,参与试验者在过去一年到十五年间都接受过乙肝疫苗初次接种。结果显示,33人中有19人在吃土豆后体内产生了更多的乙肝抗体,其中一人的抗体水平上升了56倍。阿恩岑等人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了他们的试验结果。
研究人员介绍说,土豆疫苗在近60%的试验对象身上发挥了作用,效果相当理想。英国伦敦圣乔治医院的免疫学家朱莉安·马说,这种转基因土豆虽然还不能替代乙肝疫苗的初次接种,但它能取代后期用以维持免疫力的多次重复注射,有可能对全球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仅慢性乙肝病患者就达三千万,还有更多的易感人群需要保护。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选中了马铃薯和番茄,用它们来生产成为乙肝疫苗的抗原蛋白。抗原蛋白是一种保护性的物质,它本身没有任何致病能力,进入人体后,可以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并产生抗体。将来马铃薯和番茄就象一座座小型药物工厂,抗原蛋白会源源不断从这些工厂中生产出来。
抗乙肝西红柿和马铃薯,虽然不能治愈乙肝,但一年只吃几个抗乙肝西红柿和马铃薯,就完全能代替注射乙肝疫苗。经过十年的研究,我国培育出的抗乙肝西红柿与普通的西红柿没有什么区别。抗乙肝西红柿色泽红艳、汁液充足,与普通西红柿口感一样酸中带甜,不但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榨成汁吃。
功能食品好吃 但不能多吃
往植物里导入外源基因是一项高新技术,对这项高新技术的研究,我国在某些方面已走在了世界的前面,除已研制成功的转基因抗乙肝西红柿和马铃薯以外,我国正在研制开发治疗血友病的转基因植物。这种转基因植物食用后可使伤口处血液很快凝固。还有治疗骨质疏松的转“降钙素基因”水果,也正在培育中。降钙素也是一种蛋白质,可使血液中的钙很容易沉积在骨头里,不会得骨质疏松。通过把“降钙素基因”导入水果中,产生出容易被人体吸收的蛋白质,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此外,生菜、胡萝卜、香蕉等能够直接生吃的蔬菜和水果都已被列入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功能食品的名单。未来,它们中的大多数将以药物的身份出现在超市货架上,售价也不会太贵。
由于这些转基因功能食品具有和原种同样诱人的颜色和口感,再加上它们的治疗或保健功能,某些贪吃者难免会食欲大开。为此,专家特地提醒,既然是药,就并非全都多多益善。以降血压西红柿为例,吃得太多,高血压患者反而有可能变成低血压;而若是治疗骨质疏松症,吃得越多降钙素则补得越多,骨骼也就越强劲。
转基因功能食品必须生吃,否则其中的有效蛋白就会遇热分解,其药力也就失效了。
经安全论证就可上市
这些转基因农作物,栽培已经多年了,可是至今市场上还未见到它的身影。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上,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是安全的,一种则认为不一定安全。
鉴于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议,抗乙肝番茄和马铃薯等农产品,农业部要等一系列安全试验的各种项目都达到安全标准,并对其产品进行最后安全认证后,才会颁发证书后,也才能上市销售。
为了证明抗乙肝番茄和马铃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科学家做了实验。给小鼠喂抗乙肝番茄,小鼠体内产生了免疫反应。经过四年的小鼠饲喂,证明了它们的安全性。科学家还要做进一步的实验。这一项目已获得了农业部生物基因工程安全评价审批书。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全球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虽然每一种食品的安全性都与所用转基因生物中转基因本身的结构、功能、安全特性及其应用环境有密切关系,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总体上讲,到目前为止,凡是经过科学评估和政府部门严格审批获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全世界数亿人食用后没有出现一例转基因食品中毒现象或医疗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