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零售业发展趋势扫描
发布时间:2004-08-16 | 信息来源:三明日报
从污水横流的农贸市场到购物环境舒适的超市,从“三尺柜台”的传统百货店占主导到各种流通业态竞相发展的格局,零售业市场异彩纷呈,各显特色,共同奏响三明这座山城零售业的交响曲。
业态多元化 连锁发展迅速
在传统百货渐行退位的同时,连锁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型的流通业态占据了零售业的半壁江山。据市有关部门统计,截至上半年,我市拥有连锁超市136家,比5年前翻了一番,且连锁规模不断扩大,并向周边县(市、区)辐射。
除超市外,越来越多行业采取连锁经营模式。洋快餐麦当劳、肯德基、德克士在山城“聚会”,中餐连锁店“小肥羊”、“佳客来”落户山城。同时,亨得利、宝岛等眼镜业、各种品牌的家电、服装专卖店等也都加快了连锁经营的步伐。
锁定目标 差异化经营
商场如战场,为了能在零售业的海洋中立于不败之地,商家们使尽浑身解数,锁定不同目标,且目标不断细化,并采取更为有效的差异化经营。何谓差异化经营?通俗而言,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漫步于我市街头随处可见的各式专卖店,细心者也许能够发现,商家锁定的目标不尽相同:如,同是针对肥胖女性的服装店,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分为胖太太、胖美眉等。
超市和大型商场也在经营中锁定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不同层次,站稳自己的位置而不越位。超市主要以便利、价廉为特色,主营家庭日用品和农副产品,而大型商场则与超市“泾渭分明”,主要以设立高、中档品牌专卖柜为其经营主体。
商以群居,由于锁定目标,差异化经营,各商家同处于一街,能和平共处,各谋发展。
物流配送、信息技术成为竞争筹码
业内人士认为,曾在我省超市这一新型流通业态中独领风骚的华榕超市轰然倒下,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配送系统出问题。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曾在“2004中国零售业发展高峰论坛”演说中提出,零售业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供应链竞争。一件产品从生产线下来,如果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消费终端,并且所提供的服务是优质的,它自然能够战胜同行,取得优势地位。因此,可以推理出这样的结论:完善的物流配送在零售业竞争中处于决定性的作用。
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中心,可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加速存货周转,成为“天天低价”的最有力支柱。以商业集团为例,各连锁分店每天将要货计划向配送中心汇总,由配送中心向供应商进货,变传统的“厂家——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长渠道为“厂家——商家——消费者”这样的短渠道,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交易的效率,规模经济效益得到了提升。
信息技术在零售业的应用在我市还处在初始阶段,但连锁业态的迅速发展,其统一进货、统一仓储、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的经营方式和快速计价收款的销售方式必然要求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外地零售业抢滩 引进先进经营理念
国内外企业抢滩我市市场,是我市零售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引进国内外知名零售企业落户我市,可以为我市带来经营新理念。”市经贸委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据介绍,许多国内知名零售企业已自行开发并使用所经营商品的品牌,向上游产业渗透,如,福州永辉超市、超大集团皆采取了自建基地的形式,并建立起自己的食品加工中心,生产一些副食品,从源头上规范生产,保证食品卫生,同时,把市场需求信息及时传送到基地,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更好满足消费需求。
据悉,一些国内知名零售企业看好我市丰富的地产品资源,有意将我市的地产品资源作为零售企业的上游产业加以利用。两个多月来,已有多家企业前来我市做投资前的实地考察。
商界人士预言,强大的基地和销售终端将是零售企业抢滩我市零售市场的另一法码。
(记者 程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