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风传,超大现代农业集团(以下简称“超大集团”)将与永辉集团合作,再度向超市大举进军。记者向超大集团求证时,该公司相关人士证实,超大集团将通过与永辉超市的合作,再次发力超市产业。同时合作的另一方永辉集团亦向记者表示,合作意向已然达成。
超市作为有效的产品展示平台和终端销售渠道,一直与超大集团的产业扩张战略密切相关。超大早在2002年就试水超市经营业务,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编织一张巨大的超市销售网络。而就在一个多月前,超大集团在香港发行了13.44亿元零息可换股债券,由此获得充裕的资金给此次合作增添了不少筹码。
优势互补,达成合作意向
自称是“全国农业龙头老大”的超大集团,一直在积极探索一套集上游产品、下游渠道及物流配送为一体的产业经营模式。
当年,借福州市推广“农改超”之机,超大集团便开始介入超市业务。2002年3月,超大宣布投资2.8亿元参与福州“农改超”工程,共在福州开设了7家生鲜超市、5家果蔬专卖店和3家社区便利店。但几年下来,超大超市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其店铺数量也从7家减少到了4家。
由于自身超市经营不尽人意,这期间,超大频频与各大连锁超市展开合作,其中就包括了永辉超市。永辉集团总裁助理翁海辉表示,永辉一直都与超大有生意往来,双方的合作主要是由永辉销售超大集团的果蔬产品。
而正是基于这些合作,让超大集团的高层开始转变经营思维,不再局限于自主经营模式。在陆续关闭3家超市之后,超大选择了与永辉集团进行更高层次的合作。
但当记者问及此次合作细节时,超大集团副总裁杨金发表示,为避免给超市公司员工带来心理负担,不便透露具体事宜。
相对于超大集团的缄默,合作的另一方永辉集团则显得比较坦然。在问及双方合作的原因时,翁海辉表示,超大集团目前在福州市区有4家超市,分别是超大超市西营里店、省府路店、东水店以及道山路店。而永辉主要是看好超大这4个店的区位条件。同时,他还透露,双方已初步达成意向:超大集团把福州市区的4家超市交由永辉集团管理,合作双方各持有相应的股份;与此同时,永辉集团全面引进超大集团的农产品,超大集团成为永辉集团的主要供应商,而永辉集团将在所有超市门店里开辟超大货品专柜,直销超大集团的特色农产品。
翁海辉表示,如果磋商顺利,双方将在5月底签约。但他不愿进一步透露双方合作的具体细节,只是告诉记者,目前双方谈定由永辉对超大超市进行管理,同时原超大超市的场地租金以及加盟商户的续约问题都将由永辉来承接。
据接近超大集团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双方还在就合作细节进行磋商,可能将在4家超市的基础上合作设立公司。同时,由于合作双方近期都在忙于“5.18福建商洽会”的准备工作,合作谈判事宜也可能延后。
牵手永辉,超大欲以销带产
业内人士认为,超大集团在零售终端费尽心力主要是为其整个产业链服务。
一直以来,超大集团全面致力于绿色生产资料开发、绿色生产基地建设及绿色农业科技研发。经过几年的努力,已成功地构建起一条从种子、有机肥料、生物农药供应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再到社区连锁专卖、单位配送、批发网络、出口创汇的“绿色生态产业链”。
正是通过这种“从生产到销售”的经营模式,超大集团自2000年上市以来,一直维持着70%左右的毛利率水平。
与此同时,超大集团赖以生存的农地基地也在不断扩大。截至2005年6月30日,超大已拥有18.9万亩土地的使用权,大片农业用地为其带来了高额的营业收入,2005年度(2004.7.1-2005.6.31)公司营业额高达20多亿元。据悉,目前超大集团的农业基地已遍布全国12个省、市。
除了有良好的硬件基础,技术和人才等“软件”也为超大的产业整合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据悉,超大不仅拥有现代农业科技研究所、农业战略研究所及农业高科技实验示范农场,还拥有由数十位农业专家组成的农业专家智囊团。
在此基础上,超大集团加快农业产业的发展,积极向农业产业的中下游延伸。目前超大的产业已遍及种植业、畜牧业、生物农资和食品加工业,日益完善的产业构架已然形成。
然而,这些优势仅仅能够保证高产量,真正要将产量转化为销量,还得借助强有力的销售终端。尽管目前超大制定实施的“国内与国际并举”的产品营销策略,使其在内地市场构建起由双向大物流、单位配送、批发网络、国际贸易组成的营销网络体系,并由此打造了一支专业的农产品营销管理团队,但其仍在不断开拓针对高消费力城市的销售网点。
显然,如果拥有一张广阔的销售终端网络,将有效地带动超大的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的销售收入和核心竞争力,而这种愿望也随着产业构架的形成变得越来越迫切。
打造平台,迈出整合第一步
其实,一直以来,超市营业额在超大集团总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并不高。据了解,2005年度,超市经营收入仅为该公司总营业收入的4%;而在农产品的销售上,借助超市这一营销网络实现的销售额还不到公司总销售额的10%。如2005年度,自有农产品在超市的销售额仅为公司总销售额的6%。
但超市对于超大集团的战略意义却非同一般。超大集团曾在2005年明确表示,未来公司将致力于把公司品牌效应延伸到产品上,将更多地在产品上使用“超大”的商标,提升产品的知名度,使“超大”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消费品牌。同时,公司将在积累了大量零售终端的经验后,继续着力拓展这个市场,提升超市销售农产品的份额。
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着重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中国农业可望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对此,超大集团主席郭浩表示,这将为超大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超大在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占有率尚不足0.5%。为此,超大于4月3日发行了13.44亿元零息可换股债券,并计划将出售债券所得的80%资金用于扩充生产基地及相关资本投资。
此外,自去年5月份以来,超大集团曾多次帮助台湾农产品行销大陆市场,由公司进口的300多吨台湾农产品不仅在福州地区展销,还大批量运抵上海、北京等地进行推广、销售。超大战略研究所所长助理郑景容表示,超大在其中主要是扮演两岸经贸往来的桥梁和纽带的角色。
据悉,5月18日在福州举行的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上,台湾农产品展销区展出面积将达900平方米,参展涉及10多种台湾时令水果、11种新开放的台湾产蔬菜和200多种深加工农副产品。郑景容告诉记者,届时超大有可能与台湾厂商对接合作经销。
要实现对台湾农产品的直接经销,超市是最佳的平台。利用这一终端,不仅将有效地提升产品的知名度,还能进一步整合产业链,提高公司的产品毛利率。
显然,超市的经营与产业链的整合已经成为超大集团战略实施的关键一环,此次与永辉集团的合作,可以视为实施公司战略计划的第一步。
业内人士一致看好这次合作。他们认为,超大集团和永辉集团合作之后,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进行产品的推广和终端销售;另一方面,则借助超市这一营销网络实行产业联动,一个是上游农产品生产龙头老大,一个是下游零售业巨头,合作前景值得期待。
相较于业界的乐观,作为主管部门的福州市贸发局则显得较为谨慎。贸发局相关人士表示,从表面上看,合作可谓是双赢,但合作前景还得看具体的合作内容和细节,并通过科学评估之后才能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