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统计局了解到,200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信誉好、服务功能优的大中型百货店、专业卖场、连锁超市仍是百姓消费首选之地,十七家大卖场“吸金”15个亿,赚得盆满钵满。
大卖场成市民消费首选
从市统计局的调查来看,市民购物消费集中度提高,限额以上企业所占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成为推动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的主要力量,各大商场、百货等大型零售企业继续为零售额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年十七家百货、超市、家电卖场等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净增15.2亿元,比上年增长28.9%,其中:麦德龙、新华都、家乐福、永辉、联华、好又多、沃尔玛7家大型超市全年实现零售额净增6.2亿元;华联、新世界、信达免税、来雅、巴黎春天、天虹6家大型百货零售额净增5.51亿元;国美、中博、苏宁、永乐思文4家大型家电、手机卖场净增3.49亿元。
圣诞节作为一个舶来的节日,被越来越多的厦门人所接受和喜爱,各大家电卖场、时尚百货在圣诞前后接连举办了周年庆、开业庆、圣诞促销等,各种促销活动包罗万象,令消费者目不暇接,市民消费热情再次被点燃,12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9亿元,达到全年月份最高,比上年同月增长14.4%。
市民“吃”了48亿
厦门市大型餐饮企业知名度不断提高,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全国各地各种菜肴、菜系以及台湾名小吃在厦不断亮相,相互竞争,也大大推动住宿餐饮业的发展。
2007年全市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总额4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星级住宿及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1.11亿元,比上年增长20.6%;限额以下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7.37亿元,增长16.7%。全年住宿餐饮零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已达47家,比上年增加4家。
岛内外消费差距拉大
商贸业发达的岛内仍为大众消费的首选购物场所。
从分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2007年思明区完成214.72亿元,占全市比重的59.3%;湖里区完成94.53亿元,集美区完成17.31亿元,海沧区完成8.17亿元,同安区完成19.36亿元,翔安区完成7.96亿元。岛内与岛外分别占比重的85.4%和14.6%,岛内外消费市场份额差距比上年又拉大了0.6个百分点。
市统计局分析认为,我市应引导更多大中型商贸餐饮企业向岛外发展,促进全市商贸业和谐发展。岛内思明、湖里两个区拥有962家限额以上企业,占全市的89.7%。而岛外缺少现代化业态的大型百货以及分布较多的名牌店、专卖店或专业市场。
(刘艳 胡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