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 火车站第1街或重新招商
发布时间:2008-05-29 | 信息来源:海峡都市报
经历过商户集体关门、营运方卷走商户数百万巨款后,位于福州火车站地下站前广场的第1街广场,目前仅五十余家商户处于半经营状态,但这样的尴尬状态有望被打破,目前部分业主准备重新招商。
业主商讨救市
近日,近百名火车站第1街业主召开业主大会,欲追诉运营方违约责任人以及商讨如何救市。业内称,目前第1街的定位存在偏差,无法让大量流动人口成为消费者。
拖了两年多时间,直到2006年12月才开业的火车站第1街,除了当年10月开业的肯德基餐厅外,之前传闻即将进驻的知名品牌商,无不纷纷宣布缺席。开街之后,风波不断,运营方和商户之间数度发生矛盾冲突。
因经营不善,去年11月,运营方福建三杰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卷走110余户商户的近300万元押金和租房预付款,后经政府协调,第1街广场于12月4日重新恢复营业,并由商户选举了由3人组成的商户自救管理小组。
记者获悉,此次近百业主首次碰面后,有意收铺重新招商。
定位偏差 上下两重天
原本,第1街广场是作为提升火车站商圈的核心竞争力而进入火车站的,但这个“核心”目前却自身难保,更没法改变火车站商圈的现状。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陈章旺认为,目前第1街的定位存在偏差。能够让大量流动人口转化为消费者的特色性和专业性产品,别说第1街广场,在整个火车站商圈也是少之又少。目前新华都、永辉两大超市卖的是日常消费品,满足附近居民需求。正是因为缺乏合适的定位,吸引力不足,火车站商圈也失去了重要的支撑点,无法形成真正的竞争力。
调查结果显示,火车站当地居民3万人,在附近消费的不超过四成,缺少商业氛围。陈章旺也认为,火车站的周边条件还不够成熟,环境、交通、治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短时间内还难以形成聚集效应。
福州商界人士黄先生告诉记者,同样是处在火车站商圈,同样是小打小闹,位于地面上、与之相毗邻的火车站商贸城,却经营得有声有色,一上一下,形成鲜明对比。黄称,按之前火车站的状况,福州火车站商圈的定位应为火车站地区特有的人流,使之既适合流动人口,又能满足常住人口日常生活,因此应定位在中档化,同时多做一些特色商品,比如旅游商品、福建特色产品等。
(王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