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媒体聚焦 > 详情
[厦门] 集贸市场成“限塑”漏洞
发布时间:2008-06-02 | 信息来源:阳光在线
  昨天是国家施行“限塑令”的第一天,正如专家和业内人士所预料,大型卖场、超市、百货的执行状况良好,但小型超市、小商品店等却很少有人响应,而难度最大的集贸市场,则成了“限塑”的漏洞。 

  市民:普遍准备好袋子 

  永辉超市里,大家购物的装备各式各样,有布袋子,有塑料袋,还有很久不见的菜篮子…… 

  在收银台前,一位男士买了一堆菜,收银员问:“要买塑料袋吗?”“不用,我有。”那位男士从口袋里抽出两个环保袋,收银员马上麻利地装好,但还差一点没装进去。见此情形,男士又从口袋里抽出了一个。 

  男子提着菜出了超市,记者跟上前问了一句:“你怎么带那种袋子?”那男子笑着说:“不是超市不无偿提供袋子了嘛,虽然不方便,还是得响应环保号召啊!” 

  “大多数人都自己准备了袋子,不用从我们这里买塑料袋和环保袋。而有的顾客不知道这事,也不买袋子,宁愿抱着东西回家。”昨天,家乐福超市一位收银员也这样告诉记者。 

  集贸市场:“限塑令”成空令 

  早上10点多,岳阳小区市场里的人已不多了。“称个包菜。”摊主手脚麻利地接过菜,随手从边上拽下一个塑料袋,装上袋称。记者发现,这透明塑料袋跟以前的没有差别,既没印厂名,也没有电话。 

  “这袋子不要钱吧!”对于记者的询问,摊主有点奇怪地说:“当然不要。”“不是从今天开始不能用这种袋子了吗?”摊主马上回答:“还剩最后几个,用完就不用了。”像这位摊主的情况,在岳阳菜市场里并不少见,基本看不到环保袋的踪迹。 

  “买把青菜就要一个塑料袋,要钱的话,谁还来买?合格的塑料袋最好能有统一的样式,我们才好去进货。”市场内一位摊主说。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八市和二市等市场。 

  小商店:卖塑料袋没零钱找 

  “塑料袋要收钱,顾客不买,跑去别的商店,谁为我的生意负责?”昨天,吕岭路一家小商品店店主说,他在店里做了个实验。 

  一大早,店主打印了几张告示贴在店里:塑料袋不再免费。店里准备了价格0.1元的合格塑料袋,结果一天下来,一听说塑料袋要钱,消费者就表现出不想买的意思,店主说,他只好赶紧把原来的薄袋子拿出来,无偿提供。 

  “我打听了一下,基本上小店没什么人卖塑料袋。”他说,小店本小利薄,和大超市不一样,如果有小店不守法,会让守法的小店吃亏;而且,一个袋子0.1元,现在零钱兑换非常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非常现实,到时有可能还会产生“零钱荒”。 

  专家:急需制定限塑细则 

  昨天的调查过程中,记者并未看到有执法人员。福建嘉禾嘉律师事务所黄舟雄律师认为,小商家难执行限塑令,问题并不大,一个是需要舆论宣传,一个是需要严格执法,无偿或变相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处1万元以下罚款,需要通过执法让商家知道违法成本之高。 

  难度较大的集贸市场怎么办?市消保会日前解释,装熟食、生鲜食品、面食的“塑料预包装袋”不在新规限制范围内。集贸市场上的蔬菜和水果等,按照《厦门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属于生鲜食品行列,也就是说“对象”不在新规限制范围内。 

  但是,所谓的塑料预包装袋,是超市里放在蔬菜、水果摊前一大卷的塑料袋,菜市场上用的塑料袋,仍然是属于“提携式塑料袋”,而非“塑料预包装袋”。这该做何解释? 

  记者了解到,杭州市的相关配套政策已经出台,并在6月1日起施行,农贸市场统一采购预包装袋,再销售给有需要的经营户,塑料预包装袋和塑料购物袋一样,销售时统一采购,集中供应,明码标价。 

  “集贸市场的生鲜食品成了一个漏洞,相关部门急需制订一个实施细则。”环保专家林地球说,生鲜等食品不在范围内,厚度有标准和有偿使用,说明限塑需要分步进行,这也是各个地方和部门需要努力的地方。 

  导报记者吕寒伟鲍娜李立宇崔晓旭/文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