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6月3日,重庆市劳动部门组织的首批“招工团”为灾区群众带来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两天时间,所有的岗位就被一抢而空。来自什邡的马军勇原来在一家超市打工,地震后失去了工作岗位和两个亲人的他却不愿再住在安置点里。
受灾群众 马军勇:现在需要自救,要自己出来找工作。
这家企业不但现场聘用了马军勇,还临时决定增加几个招聘名额。
招聘企业工作人员:他说他还有好几个同事都失业了,我就告诉他,只要跟他条件差不多,我们全部都录取。
此外,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也为灾区群众预留了就业岗位,近期将会在灾区进行定向招聘。不仅是国内,四川省劳动部门还组织劳动技能较强的受灾群众向国外开展劳务输出。近日,广元市第一批35名受灾务工人员起程前往阿尔及利亚。
受灾群众:出去以后,我们代表祖国,代表四川,代表我们灾区人民要积极努力工作。
在地震灾区,与“招工团”同样受欢迎的还有“培训班”,暂时无法找到工作的受灾群众在这里学习重建家园的知识和技能。
在北川县擂鼓镇,刚刚搭建的安置房里建起了农民工业余学校,80多名自愿从事建筑业的受灾群众将在这里学习组装活动板房的技能,然后他们将走上工作岗位,为乡亲们搭建过渡性安置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