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媒体聚焦 > 详情
[重庆] 奶荒 喝牛奶只有本地的 买奶粉只有进口的
发布时间:2008-10-13 | 信息来源:重庆晚报

9月14日前生产的奶粉、液态奶紧急下柜送检



  临江重百超市里部分牛奶已经下架 记者 杨帆 摄 


  昨日,市内超市大多闹起了奶荒,货架上不多的奶粉全是进口奶粉,液态奶则是本地产品打主力。 

  业内人士称,国家工商总局等六部门正对乳品市场进行全面清查,今年9月14日前生产的奶粉、液态奶被责令全部下柜,等检验合格后才能重新上柜销售。 

  部分奶品一夜“蒸发” 

  昨日,记者在解放碑几家超市看到,头天还非常抢眼的伊利、蒙牛液态奶在一夜间“蒸发”,只剩下天友、光大等本地奶支撑门面。冷柜内陈列的低温奶也以本地产品打主力,只有光明等个别外地品牌少数几种产品销售。 

  在奶粉销售区,货柜上虽然稀稀拉拉地陈列着一些听装和袋装奶粉,但均为进口品牌,且奶源地全在国外。 

  11日紧急下柜送检 

  有关方面解释,国家工商总局等六部门近日紧急启动了乳品市场的全面清理检查,市工商局于10月11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大商场在当天18时前将9月14日前生产的奶粉、液态奶全部下柜,就地封存,停止销售。据称,此番下柜的乳品不仅有国产品牌,还涉及一些奶源地在国内的进口品牌,如多美滋、美赞臣等部分奶粉单品。 

  该紧急通知要求,对9月14日前生产的,或未经批批检验三聚氰胺的乳制品,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液态奶,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卫生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进行批批检验。检验合格的产品,由生产企业在产品包装上加贴“经检验符合三聚氰胺限量值规定”的绿色标志,出厂销售;不合格的产品,相关企业要立即召回封存,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出厂销售。对9月14日以后生产的,已经过批批检验三聚氰胺含量符合限量值的乳制品,不加贴标志。 

  事发突然,相关生产企业特别是外地品牌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重百、永辉等超市介绍,伊利、蒙牛在重庆销售的液态奶多是9月14日前生产的产品,此番下柜后新的货源来不及补充,只好把市场拱手让人;天友、光大等本地品牌虽有部分产品下柜,但能就近补充新货,未出现市场断档现象。 

  重新上柜还要三五天 

  相关超市介绍,由于有关部门要求生产企业对乳品三聚氰胺含量进行批批检测,而符合要求的权威检测机构数量有限,众多乳品在送检时排起了长队。因此,伊利、蒙牛两大液态奶品牌以及其他品牌奶粉要重新大面积上柜,可能还需要三五天。据称,已经下柜的乳品要重新上柜销售,超市方面将要求厂家出具每一批次的三聚氰胺检测报告。 

  虽然伊利、蒙牛两大液态奶品牌暂时缺阵,但超市人士表示市场供应尚不存在大问题,因为本地乳品企业生产正常,短期内应能保证市场供应。 

  (记者 陈斌)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