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媒体聚焦 > 详情
[厦门] 农改超能否“以新逼旧”
发布时间:2009-03-25 | 信息来源:台海网
有的生鲜超市能泼冷周围农贸市场生意,有的却陷入困境

  “农改超”就是将农贸市场改造成生鲜超市。为稳妥推进“农改超”工作,厦门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以新逼旧”的思路——对于无法直接改造的农贸市场,就在它附近开一家生鲜超市,通过市场竞争,“逼”农贸市场退出。 

  “农改超”“以新逼旧”实行了两年多,但昨天记者发现,有些超市,不仅没能将周边的农贸市场逼退,自己的一些生鲜项目反而经营得很困难。  

受农贸市场冲击 超市经营者生退意 

  湖里“农改超”首个“以新逼旧”开出的生鲜超市,是枋湖的金中华生鲜超市。 

  谢碧海原先在农贸市场卖水产。两年多前,考虑到农贸市场最终将退出,他把生意搬进了金中华。 

  谢碧海说,进超市头两年,他赚了一些钱,但今年到现在为止,不仅没赚,还亏了几千。 

  关于生意难做的原因,谢碧海觉得主要是销量少了——这种情况下,如果降价,成本受不了;如果提价,销量会更少,因为周边的农贸市场仍存在,那些人经营成本更低,而且有的人还能通过短斤少两“降低成本”。 

  “我和超市的合同6月30日到期,如果生意没起色,我可能会退出。” 

生鲜超市开张后 农贸市场冷冷清清 

  那么,有没有生鲜超市逼退农贸市场的案例呢? 

  昨天,记者从市农改超办公室了解到,现在真正被彻底逼退的农贸市场还没有,但有的已经快生存不下去了—— 比如岳阳小区农贸市场,2006年底小区门口开了一家永辉超市后,那里的人流就一天比一天少。 

  昨天傍晚4点半,记者来到岳阳小区的永辉超市。尽管还没到下班时间,但生鲜区域已是人头攒动。而离它不到100米的农贸市场,却冷冷清清,只有两三个顾客来买菜。 

  永辉集团厦门公司负责人认为,彻底逼退农贸市场只剩时间问题。“因为生鲜超市作为一种新业态,最终肯定会取代农贸市场。” 
  
记者观察 

能否给生鲜超市一些“弹性政策” 

  “农改超”推行“以新逼旧”以来,有成功如永辉的案例,也有如金中华这样仍深受农贸市场困扰的案例,这到底是为什么? 

  在永辉看来,超市受欢迎的原因,是因为其在价格、购物环境、质量、种类方面都有明显优势。 

  但谢碧海却认为,超市的价格优势有时并不明显,因为农贸市场有的经营者会短斤少两——很多顾客不了解这点,只看表面价格,所以反而会觉得超市“贵”。 

  民兴超市住总佳苑店开张后,育秀路上的农贸市场因此消失。但不久后,原农贸市场的小贩合伙在其楼下租了店面,与它竞争。 

  这样,民兴超市住总佳苑店一方面要面临大润发这个对手,一方面还要面对楼下原农贸市场小贩的竞争。 

  “大润发在生鲜部分和我们比没优势。但楼下原农贸市场的小贩因为成本低,在水产品方面,我们确实优势不太明显。”民兴超市住总佳苑店一位管理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这位管理人员说,他们的应对策略是:超市个别项目如果确没优势,就是宁可亏一点,也要保留住,因为如果没有这些,顾客会觉得你商品不全。 

  这种“弹性政策”也是谢碧海这样的经营者盼望的。他说,6月底和超市的合同到期后,如果超市管理方能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弹性政策”,比如把租金降到他不亏的价位,他可能就会继续干下去。 

  据多位业界人士介绍,超市的生鲜部分都是微利甚至有的还亏损,其赚钱主要在百货部分,生鲜部分主要的作用是为其吸引人流。 

    (记者 曾进根)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