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媒体聚焦 > 详情
【重庆】长寿区王顺全:一季蔬菜就赚到10万
发布时间:2010-11-30 | 信息来源:长寿新闻网
  记者  傅智治今年天气多变,年初是春旱,二季度低温阴雨、七八月大风暴雨,不少菜农是眼睁睁看着蔬菜价格一个劲儿的往上窜。然而,葛兰镇种植大户王顺全一季蔬菜就赚了10万元。他有什么绝招,蔬菜到底该怎么种,日前记者走进王顺全的菜地。 

  蔬菜种植大有“钱”途,大投入换来大产出今年的天气可谓多变:年初蔬菜栽种的关键时期,遭遇了春旱天气,不少菜农错过了栽种的有利时机;4月至6月初,又逢连续的低温阴雨天气,日照时间也偏少,蔬菜的生长受到影响;至7月、8月,又连晴高温,期间还夹杂着几场大风暴雨天气。 

  “今年能够挣钱,全靠大棚黄瓜、茄子。”正在大棚里管理菜苗的王顺全说,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些原本种菜的土地盖起了楼房,很多菜农也“农转非”成了城市人,蔬菜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年初大起胆子投了近20万元,整治田坎、便道,修缮蓄水池,一次性把20亩竹棚改成了水泥棚,原有的30亩水泥棚也进行了加固,破损的保温膜全部更换。 

  大投入换来了大产出。今年年初“倒春寒”,在气温低、光照少的环境下,自然种植的黄瓜、茄子个头儿小,亩产不足3500斤,而大棚内的黄瓜亩产突破了8000斤,茄子亩产突破7500斤。 

  用心钻研种植技术,巧打时间差,种出精品菜“仅是提高硬件还不够,还得勤于钻研技术。”王顺全说。今年,他把无土栽培技术与大棚设施相结合,先后种了黄瓜、茄子、西红柿。最终,西红柿亩产超过了4000公斤,黄瓜亩产超过4500公斤。产量高,加上价格高,夏天这一季就卖了10万元。 

  记者在一个盖有双层保温膜的钢架大棚里看到,棚内整齐地挖出一行行深约18厘米,宽约65厘米的排水沟,沟底全部铺有薄膜,薄膜上密密地盖着一层似土非土的混合物。“这是根据多年种植经验研制而成的复合营养肥。”王顺全说,营养肥的各种原料根据蔬菜品种和天气情况适时调整。另外,他还自制了“瓜果类”和“叶菜类”两种营养液,每周浇一次,定时定量。 

  据介绍,由于王顺全的反季节番茄又大又红,卖相相当好,永辉超市和新世纪超市已经提前订购。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