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加大处罚哄抬价格行为
发布时间:2010-11-30 | 信息来源:重庆晚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作出修改。
会议指出,针对当前价格秩序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依法严厉惩处价格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有必要修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改后的规定草案将相互串通、恶意囤积、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以哄抬价格、牟取暴利的行为作为惩处重点,加大了处罚力度。会议决定,该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
本地蔬菜提前上市
菜价最高降六成
昨天,记者走访市内一些超市和菜市场发现,部分蔬菜价格大幅下跌,最高降了六成。
永辉超市较场口店营业员称,长白萝卜前段时间最贵卖1元,现在卖0.35元,降幅达六成。原来每500克卖6.08元的西兰花,现在只卖2.98元,降了五成多。除了超市,部分菜市场的蔬菜也大幅降价。
渝惠集团观农贸有关负责人称,前段时间物价上涨后,在市商委组织下,他们与成都等全国五大城市结盟跨区域调节蔬菜,每天有1000吨外地蔬菜供应重庆市场,加之今年重庆气温偏暖,本地大量蔬菜提前上市,是造成此次蔬菜降价的主要原因。
最近,全国各地都出现部分蔬菜价格回落迹象。分析人士认为,政府的物价“组合拳”效应初显,后期粮油价格将趋于稳定,而部分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价格仍有一定回调空间。
城区农贸市场即将改头换面
全部改名“菜市场”
购物环境像超市
昨日,市商委在全市城区菜市场专项整治抽查时表示,全市整治的453个城区菜市场,验收合格后将统一标志,改称“菜市场”。
据称,城区原有的农贸市场,摊台无序,熟食区生食区不分,污水横溢,臭气扑鼻。市民戏称农贸市场的菜“看着脏、摸着烦、闻着臭、吃起香”。
市商委社区商业服务处有关负责人称,此次、整治城区菜市场脏乱差,除了硬件设施要到位,还要加强规范化管理,使城区菜市场基本达到超市标准。
“重庆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城里的菜市场还姓‘农’,有点跟不上时代节拍,与都市发展不匹配。”该负责人称,农贸市场这个称谓,是计划经济过渡时代的产物,市民在高楼林立的繁华都市买菜,进的却是农贸市场,心理上感觉与都市有距离。改为标准化的“菜市场”后,加上统一的时尚标志,会让市民感觉更“洋气”。
据介绍,目前,全市城区的菜市场标志正在设计制作。全市453个菜市场将统一悬挂标志牌。“标准化城区菜市场验收后,将赶超上海,成为全国一流。”全市城区菜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信心十足。
昨日,全市城区菜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办公室工作组开始随机抽查,宰杀鸡鸭有臭味、肉摊异味没排除的菜市场,验收时也视为不达标。
(记者 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