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炒新股赚钱不算难
发布时间:2010-12-18 | 信息来源:深圳商报
今年以来,两市上市新股超过330多只,许多新股上市后依然涨幅惊人,上市首日以开盘价介入赚钱和亏损的比例为6比4,“新股不败”神话仍在A股市场上演,如何看待“新股不败”,尤其是中小盘“新股不败”,是当前市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基金等机构集体扎堆次新股,或是“新股不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天本报将今年以来上市新股表现作一归纳,意在为投资者参与新股操作提供借鉴。
今年是新股发行上市最多的一年。据万德资讯统计,截至12月17日,两市共有334只股票上市交易,其中主板26只,中小企业板197只,创业板111只。以新股首日上市开盘价为基准,新股整体平均涨幅达14%(以上市首日收盘价至昨日收盘价),同期上证综指下跌11.7%。其中中小板指数涨幅为26.44%,创业板指数自6月推出以来,最近两个月已大涨23.8%。
统计显示,今年新股上市首日以来的涨跌幅,总体而言,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上涨个股明显多于下跌个股,334只今年上市新股中,共有197只个股上涨,占今年上市新股总量的58.98%;有137只个股较上市首日下跌,占今年上市新股的41%。二是上涨幅度明显大于下跌幅度,在今年334只上市新股中,涨幅超过1倍以上个股达9只,而跌幅超过40%的个股只有1只,跌幅超过30%的个股为11只。三是次新股涨幅明显高于大盘涨幅,334只新股上市以来平均涨幅为13%,今年以来上证综指跌幅为11.7%。
从涨幅榜行业分布看,科技、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类涨幅靠前,传统行业新股涨幅明显落后于新兴行业新股,中小盘新股表现明显优于大盘新股,创业板和中小板新股涨幅大于主板新股,其中创业板涨幅前十名分别为万邦达、鼎能股份、荃银高科、上海凯宝、汇川技术、科新机电、国腾电子、乐视网、长信科技和回天胶业,涨幅分别为123.01%、119.91%、94.85%、89.94%、65.24%、64.85%、59.22%、55.94%、52.77%和52.03%;中小板涨幅前十名分别为海宁皮城、杰瑞股份、亚厦股份、多氟多、广联达、天马精化、棕榈园林、英威腾、四维图新和壹桥苗业,涨幅分别为175.23%、124.07%、123.63%、120.80%、116.33%、115.03%、111.71%、92.40%、91.10%和87.05%。而主板涨幅前十名分别为二重重装、郑煤机、昊华能源、陕鼓动力、兴业证券、中国一重、永辉超市、中国化学、中国西电和光大银行,涨幅分别为59.39%、39.06%、22.93%、19.56%、17.63%、8.52%、6.16%、5.74%、5.01%和4.65%。
统计显示,中小板新股海宁皮城最赚钱;而中小板的新亚制程较上市首日下跌46.13%,是今年以来上市新股最赔钱的股票。
“三高”新股有风险
万德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市新股可谓“新股不败”,上市首日以开盘价买入盈亏比例约为6比4。但这种好局面能否延续呢?业内人士对此仍分歧较大。
某业内人士表示,“新股不败”的观念仍为某些投资者津津乐道。需要再次提醒投资者的是,所谓“新股不败”,一般是指申购者在新股上市后抛出,往往能获得不菲收益。但对于新股上市后高位接盘的投资者来说,“新股不败”是一句“美丽的谎言”。
一些投资者寄望于上市首日新股的股价能进一步上涨,从而在高位买入也能获利。但理性分析可以知道,新股上市首日的高换手率会导致其当日可流通筹码极为有限,少量买盘即会迅速拉高股价,早盘买入新股的投资者因T+1限制而无法即时获利了结,高位接盘的跟风者则面临很大风险,接下来的几个交易日里如果新股股价持续下滑,高位跟风者即被套牢,上市首日买入的投资者也未必能获得预期中的收益,甚至可能出现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后,市场化定价机制使新股发行定价与二级市场价格进一步接轨,“博傻”空间变小,在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较大的情况下买入股票,亏损风险相当大。同时,由于新股实行了市场化定价,新股的发行市盈率普遍较高,上市后如果股价涨幅过大,估值水平势必远离其基本面。个股不合理的高估值情形并不能长久维持下去,这类脱离基本面的高价个股也往往会遭到投资者抛弃,投资者在新股上市首日高位接盘的“危险系数”非常高,宜谨慎参与估值水平过高的新股交易。
此前的统计也显示,在新股发行上市第二轮改革后过会的新股,有近九成的新股在上市次日下跌。而在深沪股市调整市道中,多数新股上市后都步入了下行轨道。
但有券商分析师表示,投资者炒作首日上市新股,介入时点和建仓策略,对盈利与否起关键作用,把握得好盈利可能性很大。另外,景气度高的行业可以获得较高的市场定价。
小盘股估值4倍于大盘股
据万德资讯统计,截至17日,今年上市新股的平均股价为45.96元(如果以上市当日收盘价计算,今年上市新股的平均股价为40.92元),新股平均市盈率为72.33倍。
按复权后股价计算,最高价的新股为万邦达,复权后股价为181.31元;最低价的新股为农业银行,目前股价为2.63元。按第三季度业绩计算,目前最高市盈率个股为创业板的荃银高科,市盈率高达338.04倍;最低市盈率个股为主板的农业银行,目前市盈率为9.13倍(未包括业绩亏损的启明星辰和联信永益)。
据深沪交易所信息,截至昨日收盘,深市主板平均市盈率为36.7倍,沪市主板平均市盈率为22.21倍。中小企业板平均市盈率为59.57倍,创业板平均市盈率84.24倍,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的平均市盈率相当于沪市主板的2.68倍和3.8倍。有关历史数据显示,目前主板市场和以中小盘股为代表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估值差距,已经是A股市场历史上中小盘股票和大盘股票的最大差价。
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对此表示,小盘股的高估和大盘股的相对低估不可能长期维持,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已经出现较大泡沫,是泡沫就总会有破灭的一天,只是不知道会在哪一天破灭。这其中自然包括涨幅惊人的小盘次新股。
但业内也有不同观点,有业内人士认为,调结构是今年经济发展的重心,中小盘新股多为新兴行业,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扶持的行业,未来新兴产业所占A股市值比重将提升,传统行业所占A股市值比重将大降。并认为对中小盘次新股要一分为二看待,成长性高且发展前景看好的公司,未来有望继续向上拓展空间。
三路径挖掘潜力次新股
目前最有投资潜力的新股次新股有哪些?相比较而言,主板次新股机会小于创业板和中小板次新股,中高价次新股机会可能高于低价次新股,投资者可从三个路径挖掘潜力次新股投资机会。
高送转次新股有机会
在目前A股市场交投活跃的情况下,临近年底高送转是常规的炒作主线,特别是一些高价中小盘次新股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二级市场炒作高送转题材已露苗头,比如科伦药业、国腾电子等,股价均先后创出历史新高。
从以往的情况来看,高送转股往往为中小盘股。特别是总股本小、有较高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的中小板、创业板,历来是高送转预期的高发区。超过300家公司从未送转股票,其中中小板公司和创业板公司占了九成。
究竟哪些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具有年报送转预期呢?分析人士认为,股本在4亿股以内,当前股价高于40元,每股资本公积金和每股未分配利润超过1元,最近两年没有高比例送转,且年报业绩有望增长40%以上的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均具有高送转的潜力。
是否具有厚实的资本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送转潜能。从这些未送转公司每股指标排行来看,每股资本公积金最高的三位为科伦药业、汇川技术、碧水源;每股未分配利润最高的为:七星电子、杰瑞股份和数码视讯。
公司成长性也是高送转的重要条件之一。年报业绩大幅增长的公司,亦存在高送转预期,东方园林预计全年业绩大幅增长200%至240%,大华股份预计全年业绩大幅增长110%至140%,广田股份预计全年业绩大幅增长90%至120%。另外,海普瑞、国腾电子、华平股份、普瑞生物等均有高送转潜力。
从龙虎榜挖掘次新股
据统计,三季度新上市的次新股中,龙虎榜数据显示共计有46家出现机构席位买入,按照机构净买入金额占公司流通市值比例排序,前2名是建新股份和广田股份。立讯精密有8只基金9天内抢筹640万股,上市以来股价表现优异。
从近期的交易所公开信息来看,机构席位相对较集中出入的仍是次新股板块。
15日上市的永辉超市继首日上涨34%后16日再涨6%,机构席位是幕后推手。15日上市时,永辉超市买入席位前三都是机构席位,合计买入2.15亿元;16日则机构明显加码,买入前五的全是机构席位,合计买入2.56亿元。以16日收盘价计算,永辉超市流通市值为30亿元,仅两个交易日,盘面上的机构席位买入量就达4.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比例达15%。考虑到公开信息仅公布前五席位,机构资金的实际买入量可能还会更多。
机构对待次新股,既追高位也抄低位。浙江众成上周五上市当日有三个机构席位净买入,本周又有两个机构席位买入,该股上市以来连收6阳。香雪制药15日上市高开低走收出长上影的阴线,16日又低开,之后逐波上拉翻红,两席机构买盘的作用不能小视。
天舟文化连续两日均有机构买入;以“创业板最贵IPO”引人注意的汤臣倍健,上市首日没有机构资金明显入驻,16日低开后大幅震荡,有一席机构席位介入,昨日大幅上涨逾6%。
分析人士认为,上市首日出现多个机构席位买进的新股,后市依然容易招来机构买盘,形成“机构扎堆”的现象,积累短期涨幅后,不少机构资金又会涌出,但同时会有另外一些机构买进。像创业板的金刚玻璃,上周12月7日涨停时,一席机构买进、四席机构卖出,之后震荡上涨,16日在包括两席机构买盘的推动下再度涨停并创出上市新高。
机构重仓次新股机会更大
基金等机构重仓的次新股,更有机会走出独立上扬行情。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代表,近期偏好哪些次新股呢?
对于三季度上市的中小板和创业板新股,基金持有家数最多的是汇川技术,有25只基金持有了汇川技术,汇添富、景顺长城、工银瑞信等大比例进入该股,可见基金对该股非常看好。基金持有家数排名第二的是龙源技术,有海富通、嘉实等24只基金进入,这两只次新股都属于机械设备行业,同属机械设备行业的新筑股份也有18只基金介入,可见基金对装备制造业还是很看好的。另外,从事建筑装饰的广田股份也获得了基金的青睐,有22只基金进入。拥有军工概念的国腾电子也受到了基金的欢迎,有交银施罗德、华商、景顺长城、兴业等多家基金进入。从事LED芯片和外延片制造的乾照光电和从事LED封装的国星光电也获得了基金的青睐,均有16只基金进入。拥有新能源概念、从事太阳能电池片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东方日升也有16只基金进入。从事电子产品连接件生产的立讯精密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了易方达和汇添富等基金的身影。同属生物医药的瑞普生物和智飞生物也受到了基金的欢迎,三季报瑞普生物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有4只是汇添富的基金,智飞生物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有4只是易方达的基金。另外,信息技术行业的顺网科技、海格通信、榕基软件也有多只基金进入。
对于今年一、二季度上市的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次新股,基金的态度也有所不同。三季度,基金增持了天虹商场、广联达、杭氧股份、星网锐捷、兴森科技、大北农、康力电梯、启明星辰等次新股,对于天虹商场的增持幅度占流通股比例超过20%,而对于海宁皮城、亚夏股份、漫步者、东山精密、人人乐等则进行了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