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在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宁德市工商局在基层工作中探索出三个创举,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政务网得到推广。
这三个创举就是福安市工商局推行的“QQ群”监管平台、古田县工商局推行的“食品经营者岗前培训机制”和东侨区工商局推行的“社区食品规范化建设”。
“QQ群”实现监管零时差
临近岁末,福安市永辉超市的小陈十分忙碌,但他每天再忙,也要做一项固定的工作,那就是通过福安工商的“QQ群”,向福安市工商局发送“供货商信息”等批发企业的一些数据。
今年,福安市工商局结合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要求,利用腾讯QQ平台自建了一个“福安工商QQ群”,与该市53家食品经营户之间建立起即时通讯联系。根据功能要求,福安市工商局在QQ群上建立了三个管理员账号,分别负责“往来沟通”、“投诉举报”、“指导服务”三项具体业务。同时,把各工商所的QQ也设为高级管理员,负责对各自辖区的食品经营户进行指导服务,实现了纵向覆盖全市所有食品批发商,横向可进行工商局、工商所以及食安办之间信息交流的零时差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目前,“福安工商”的QQ群上已有30户批发企业、12家超市、10家大型食品零售商。通过QQ的指导和督查,有17家批发商的电子数据上传到福建工商行政管理局食品流通监管系统,500多户食品零售商建立了进货台账。
岗前培训实现事前预防
“办照前,听说工商所要给我们培训,还要考试,感觉很麻烦。但是培训完后,我的看法变了,培训让我学会了如何做到货正源清,否则以后被处罚了还迷迷糊糊。”刚刚参加过培训的古田县个体户老黄最近颇有感触。
老黄有这种体会,源于今年古田县工商局探索推行的食品经营者岗前培训机制。
据宁德市工商局市管科负责人介绍,两项要求催生了这项机制。一个是监管的需要。工商部门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过程中,基层工商所片段长对辖区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知晓度的评判往往缺乏统一公正的标准,给实际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一个是事前规范的需要。申领证照前参加培训,变“自然上岗”为“岗前培训”,有利于将今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增强工商执法的主动性,是工商部门监管方式的一个重大调整。
据统计,目前,古田县工商局已开展岗前培训8期,培训食品从业人员185人,辖区食品经营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关口前移,辖区内食品类违法案件比例明显下降。
社区食品监管规范化
东侨经济开发区是宁德市的一个新兴城区,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新建了许多小区。东侨区工商局以侨兴社区为示范点,积极探索社区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为全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东侨区工商局建立了示范社区的流通领域食品经营户基础数据库,出台了关于开展即时行政指导、推进流通领域食品监管规范化的管理办法,统一制作了即时行政指导登记表、台账及《流通领域食品监管即时行政指导意见书》,举办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培训班,提高片区人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其次,强化日常巡查监管,充分发挥片区监管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利用POS机、食品快速检测等设备加强商品巡查及食品快速检测。同时,落实好行政指导督查制度,定期通报片区食品监管情况,确保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落实到位。
(记者 郭斌 通讯员 杨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