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重点发展造纸及包装印刷产业群等五大百亿产业群
发布时间:2011-04-23 | 信息来源:厦门新闻
阳春四月,生机勃勃,全力投入“五大战役”建设的海沧充满了活力与动力,工厂车间生产热火朝天,重点项目工地建设热潮涌动。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二五”期间,在“三新”(新港区、新工业区、新市区)建设的基础上,海沧的定位更加明确,那就是要建设“海西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厦门健康生态新区、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区”,全力打造工业化和城市化示范区,在岛外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主轴。海沧各级各部门以争先意识带动建设速度,以创优意识推进工作进度,以服务意识加大扶持力度。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第一季度海沧经济交出优秀的成绩单,为“十二五”开局之年打下坚实基础。
【亮彩数字】
今年第一季度,海沧实现生产总值81.8亿元,同比增长19.2%;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4项,投资总额19073万美元,同比增长100.6%;城镇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24亿元,同比增长36.1%;完成进出口总额16.03亿美元,同比增长31.1%;实现财政总收入13.31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区级财政收入5.46亿元,同比增长4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25元,同比增长13.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923元,增长17%。
临港工业效益提升和总量扩张相统一
新航线剑指北欧。日前,韩进海运旗下最新最先进的万标箱级集装箱轮船“韩进荷兰”号顺利首航靠泊厦门国际货柜码头,标志着CKYH联盟新开辟的亚洲至北欧航线NE6正式投入运营。“大力士”助力码头。近期,自1984年以来厦门港区迎来的最大、最重、也最为先进的集装箱装卸设备——5台70多米高、每台1500吨的集装箱桥吊,顺利靠泊在海沧港区远海集装箱码头。
出了海,到处都是路。海沧工业依港而建,因港而兴。临港工业是海沧最大的特点。在港口发展的推动下,自去年8月份以来,海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屡创新高,呈现直线上扬的趋势。根据海沧区发改局提供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海沧工业经济持续保持效益提升和总量扩张相统一的又好又快发展态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22.58亿元,现价增长36.2%。一月份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更是创下了82.62亿元的历史新高。
今年第一季度,海沧企业的生产增势强劲,企业大面积增产,规模以上企业中有68%产值同比实现正增长,产值净增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12家。重点企业产值贡献提升,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产销衔接保持较高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97.8%。
优势产业发展良好。制造业重点培育发展的汽车及配套产业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节水卫浴产业群、生物医药产业群、造纸及包装印刷产业群等五大百亿产业链、产业集群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合计完成产值68.49亿元,同比增长24.8%。49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72.21亿元,同比增长36.6%。
第三产业持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
海沧的汽车销售产业又添新军!第一季度,广汽传祺汽车4S店、中展铃木汽车2S店先后入驻海沧。截至目前,海沧已有汽车品牌经销商13家,第一季度汽车销售额达7.12亿元,同比增长62.5%。海沧作为辐射厦漳泉的厦门主要汽车销售中心之一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近年来,海沧积极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马青路汽车4S店一条街,马青路、兴港路油画村市场,东埔玛瑙一条街,兴港路养生补品市场等专业市场日趋成熟,永辉超市新阳分店、乐海超市绿苑分店陆续开张,商贸网点布局进一步完善。今年1月份,《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意见》的出台,更是为第三产业发展“添油加料”。
今年以来,在商贸旅游、港口物流等支柱产业强劲增长的驱动下,海沧的第三产业持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第一季度,海沧实现增加值15.35亿元,增长11.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3亿元,比增30.8%,增幅稳居全市六区之首已进入第五个年头。
石油交易是海沧第三产业最大的亮点。厦门石油交易中心自去年9月份成立以来,在海沧区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发展迅速。目前,已有近百家企业签约入驻意向书,已办理手续的有57家。交易额逐月大幅攀升,正朝着今年实现100亿交易额的目标一路挺进。
第一季度的良好开局,为海沧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目标树立了坚定的信心。下一阶段,海沧将持续推进“五大战役”,力促投资步伐加快;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夯实经济发展后劲;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调整积极结构,着力推进新城建设,打造健康生态新区。海沧这一海西经济的先驱战车,正铆足劲头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