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肉类品种价格下调影响,昨晚9点,永辉超市江南水都店里仍有不少顾客在买猪肉
常逛超市的市民或许注意到了,昨日起,福州各大生鲜超市对肉类品种零售价格进行不同程度的下调,平均降幅约10%,最高跌幅近两成。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半年来肉类品种零售价首次出现下降。就在稍早前的7月13日晚,福州市政府召集福州各大超市进行协商平抑肉价举措之后,就出现了昨日各大生鲜超市不约而同的调价行为。
肉价降了,差价又如何补贴?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
肉类零售价平均降幅约10%
记者昨日走访了福州数家主流超市,在永辉金祥店,记者注意到,瘦肉、上排、排骨的售价已由13日的14.8元/500g、17.3元/500g、21.8元/500g分别降至13.6元/500g、16.5元/500g、18元/500g。昨日起,永辉福州城区及县(市)门店,共涉及50多家门店的6个猪肉单品均执行最高指导价,其中上排每500g为16.5元、瘦肉13.6元、条肉14元、排骨18元、后戈12元、肋排23.6元。
肉品降价的不仅仅是永辉超市。昨日,家乐福宝龙店的猪肉前戈价格为10.6元/500g、后戈12.98元/500g、筒骨12.58元/500g、猪蹄12.8元/500g,较前日的价格也下调了10%~15%。记者随后从包括新华都、家乐福、沃尔玛、兴福兴在内的各超市得到的数据显示,各超市对肉类品种零售价格进行不同程度的下调,整体平均降幅约10%。
是否降价?农贸市场很纠结
采访中,记者从福州市养猪协会获悉,上演长达半年之久的“疯狂的猪价”自6月29日创下20.1元/公斤的峰值后,生猪收购价近日微幅下行,目前仍徘徊在19.7元/公斤的历史高位;白条肉批发价6月30日达到一等肉12.95元/500g、二等肉12.8元/500g峰值后就暂未波动过。生猪收购价直接决定白条肉批发价,白条肉批发价则直接决定零售终端售价。
也就是说,生猪收购价、白条肉批发价等批发环节均不足以支撑此次超市平均降价10%。记者在走访市场时发现,农贸市场肉价依旧高企,如井大路农贸市场瘦肉就要16元/500g,这一价格不仅较永辉超市金祥店调价后的13.6元/500g没有价格优势,甚至永辉调价前的14.8元/500g都比它还要便宜。“怎么可能跟进下调价格啊,进价都不止这么多。”采访中,有农贸市场肉贩对记者如是说。不过,这名肉贩也说,眼下是猪肉淡季,不跟进降价,超市的价格优势会更明显,农贸市场的生意会更难做。
而在更多业内人士看来,福州各大生鲜超市肉价普降的“引导”效果已经达到。
延伸阅读:“肉价保卫战”能走多远?
国家统计局1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4%,6月份CPI更是高企至6.4%。由于当月猪肉价格上涨57.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37个百分点。“猪肉‘挟’CPI创新高”引发各方热议,疯狂的猪价影响力可见一斑。
福州生鲜超市肉价降了,而且幅度还不低。这迅速在业内外泛起涟漪。
生鲜超市降肉价,这是市政府召集生鲜超市开会要求稳定肉价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采访中,记者获悉,当晚,市政府根据13日相关部门从4家生鲜超市、3家农贸市场采集到的猪肉6个主要单品综合平均价(上排18.41元/500g、瘦肉15.31元/500g、条肉15.6元/500g、排骨20.41元/500g、后戈13.48元/500g、肋排26.39元/500g),要求各超市在此综合平均价基础上下调10%,计划差价由政府进行补贴。不过,补贴细则并未出炉,补贴多久也未可知,也就是说这项措施实行多久目前不得而知。
这有点类似去年底福州市政府主导的“菜价保卫战”,价格指导模式为:蔬菜的零售终端与批发环节均有指导价,福州当时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政府干预、控制菜价的城市。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肉价下来,不能靠一厢情愿地等待市场之手,平抑物价需要政府之手,监管与服务必须紧紧跟上。但同时,记者获悉,虽然当下是猪肉消费淡季,但福州历来有过半旦的习俗,也就是说进入农历七月,猪肉消费量开始走高,以及紧接着的农历八月中秋,肉类需求还会大增。有分析人士指出,猪肉价格走高,同过去两年的低位运行有较大关系。当时由于养猪效益差,很多生产者减少了存栏量,从而造成今年上半年猪肉供给不足的局面。
这场“猪肉保卫战”能走多远,显然是诸多业内人士更为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