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中冶·北麓原社区的便民商业设施齐备。记者 唐浩 摄
年近花甲的卢定平是土生土长的渝北人,住在中冶·北麓原小区。“去年以前,出门买菜要推着手推车,到对面的丹鹤农贸市场去,像赶集一样,来回要走半小时。”他说,如今小区周边商业设施齐备,购物非常方便。
随着我市便民商业设施的建设,如今已建成21个便民商圈。与卢定平一样,不少居住在公租房小区及商业设施落后社区的市民,都能在15分钟内解决基本的生活购物需求。
昨日下午,轨道三号线鸳鸯站,一反常态的寒冷中,来往的市民裹得严严实实。头顶军绿棉帽的卢定平拎着两大袋排骨走出永辉超市,他家就在旁边的中冶·北麓原小区。
餐馆咖啡厅有了
大卖场也来了
卢定平居住的中冶·北麓原小区,是主城最新建成的大型社区之一。“两年前,这里还像郊区一样,别说买不到家电、衣服,连买油买米都要走一二十分钟才能到农贸市场。”卢定平回忆说,去年三四月份,永辉超市、苏宁电器相继来到小区门口开店,6月份,乡村基、麦当劳等快餐店也开到了家门口。
在该小区临街一面,近1000米长的范围内全是商业门面。除了人来人往的大卖场,还有理发店、幼儿园、咖啡厅以及餐饮店等商业设施已将小区包围。“相当繁华了,有城市的样儿了。”从卢定平的笑容里,能够感觉到他对社区商业设施带来的便利,很满意和满足。
以前买菜半小时
现在超市在楼下
离中冶·北麓原不远的财信国际城,来自大足的罗军,在主城承包建筑工程已有十几年,2011年,他的新家落户在财信国际城。
刚来时,常有生意来往的罗军感到极不方便。“连请客吃饭都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地方,要打车到观音桥附近。”罗军告诉记者,他母亲买菜,必须穿过马路,到对面金龙路上的农贸市场,来回要花超过半个钟头。
最近两年,罗军渐渐感到生活节奏发生了变化。就在他居住的楼下,律师事务所、中高端的酒楼、服装店接二连三开业,新世纪超市的“安家”让他母亲下楼就能买到新鲜蔬菜。“小区越来越热闹,吃喝玩乐购物都送上门了。”他说,现在不少生意也常常在家门口就能谈成。
“ATM机”上下单
蔬菜送上门
在鲁能星城小区,不少市民在楼下的“ATM机”(一种智能购物终端)上就能买菜。家住鲁能星城小区的王国华说,以前由于没有大型农贸市场,买菜要坐车到五里店或观音桥,“有了这些设备后,方便多了”。
这些新奇的设备出自重庆生鲜电商企业每日鲜。每日鲜董事长吴限告诉商报记者,消费者只需通过智能购物终端选好货物,然后用实名申请的购物卡在感应区刷一下,即完成下单,配送员数小时之内便会将蔬菜送达指定的小区。
吴限介绍,每日鲜ATM机已进驻鲁能星城、富力海洋等七八个大型高端小区,未来还会选择位置较偏、买菜不方便的新兴住宅社区布局。
重客隆董事长王强也向商报记者表示,高端商业向CBD聚集为社区商业的发展留下空间,商业社区化也成为未来的趋势之一,重客隆未来的布局方向仍是围绕社区做文章。
便民商业
设施规划
2013年
建设20个社区便民商圈、10个标准化菜市场或社区综合超市、60个社区便民店
2014年
建设25个社区便民商圈、25个标准化菜市场或社区综合超市、30个社区便民店
2015年
建设25个社区便民商圈、25个标准化菜市场或社区综合超市、20个社区便民店
部门在行动
建成21个便民商圈
57万市民逛街购物便利了
罗军以及卢定平感受到的变化,我市很多市民有同感。
“比如,建在九龙坡老城区的谢家湾菜市场解决了周边众多社区居民多年来买菜难的问题,渝北新建小区‘汇祥好莱坞’的永辉超市,面积近1万平方米,成为周边三四个新建社区目前唯一的大型商业购物设施,大大缓解了周边大量社区居民购物难的问题;在城南家园、民安华福、民心佳园、康庄美地等大型公租房小区,去年建成了2个社区综合超市、2个标准化菜市场和1个社区药店,保障了公租房入住群众的基本生活消费需求。”市商委社区商业处处长张书成介绍,目前,主城已建成的21个社区便民商圈可服务周边57万人。同时,已建成的181个社区便民商业设施,其中社区综合超市13个、标准化菜市场13个、社区便民店155个,可为120万社区居民提供便利消费服务。
张书成介绍,根据我市对22件民生实事的部署,市委、市政府要求在2013~2015年,在主城区建设70个社区便民商圈,60个标准化菜市场或社区综合超市,11个社区便民店。
按照规划,2013年建设20个社区便民商圈、10个标准化菜市场或社区综合超市、60个社区便民店;2014年建设25个社区便民商圈、25个标准化菜市场或社区综合超市、30个社区便民店;2015年建设25个社区便民商圈、25个标准化菜市场或社区综合超市、20个社区便民店。
2013年,市商委共筹集建设补贴资金1360万元,同时要求主城各区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进行配套,拉动企业投资建设,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
便民商业设施怎么建?
市民说了算
便民商业设施如何建,如何解决便利问题?去年9月7日至9月15日,市商委通过96980家政服务平台和新闻媒体,以电话、网络、信函的方式,广泛征集群众的意见。
主城区新建小区(含保障性住房)和消费不便的已建成小区(含老社区)居民,可就自家附近的便民商业设施提要求。如觉得自家附近缺少社区综合超市、菜市场及社区便民店,希望建成菜店、肉店、粮店、药店、餐馆、家政服务店、美容美发店、洗衣店、家电维修店以及代收代缴、配送服务、订购服务、快递收发等便民服务,均可就业态种类和具体位置等提意见。
据介绍,为获取市民的真实需求信息,市商委组织机关干部和商务职业学院、商务高级技工学校的青年志愿者,通过向新建小区(含保障性住房)和消费不便的已建成小区(含老社区)群众发放调查问卷表等方式,共收集群众反馈意见近1.5万条,并据此初步确定了主城各区2013年社区便民商业设施的建设项目,让市民能在15分钟内,买到基本的生活用品,满足餐饮、理发等消费需求。
(记者 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