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制超市水土不服 在武汉全线告退
发布时间:2004-07-27 | 信息来源:湖北日报
昨日,没有出示会员卡,记者进入普尔斯马特武昌中北路店购物。而在几个月前,想进入这家超市消费,没有会员卡就会被拒之门外。
几位店员告诉记者,现在非会员也能到店里购物,只是价格要在会员价的基础上高10%。
该店一位负责人称,尽管在公司制度上还未明确化,但销售部门已放松了对消费者的资格认定,允许非会员进店购物。
曾经,普尔斯马特是会员制的“坚守者”,2003年上半年进驻武汉时提出的口号是“引导一场会员革命”。
当时,普马公司中国区总裁汤姆先生对在武汉推行会员制商业充满信心。他说,普尔斯马特是美国会员制商业的鼻祖,在美国本土拥有2600万会员。该公司进汉前也曾做过周密的市场调查,认为武汉消费者会逐渐接受会员制。
面对汤姆先生的信心,江城媒体评价:普尔斯马特会否水土不服,有待时间考验。
开业一年多来,普尔斯马特在汉销售业绩如何?该店一位负责人谨慎地回答:“还过得去。”一位店员则称,比起其他超市,这里顾客太少,人气不旺,销量有时叫人“蛮失望”。
从这家公司北京总部传来的消息似乎印证了媒体的担忧,未来一年里,他们将在汉口开出第二家大卖场,而这家新卖场将放弃会员制。
距普尔斯马特仅2公里的另一家德资商业巨头———麦德龙,也在用逐步退却的方式,与会员制的初衷渐行渐远。
仅在1个月前,进入麦德龙超市和付款时,都得出示会员卡。可不知什么时候,这一规矩已被“废止”,麦德龙对所有消费者敞开了大门。
作为世界排名第三的商业集团,麦德龙1996年来到中国时,就下定决心要走自己的路:不服务终端消费者而专为专业客户服务,没有会员卡便不能进场消费。会员还要具有法人资格,如酒店业、餐饮业、中小型零售业、工厂、学校及政府机关等。这个不太“亲民”的规矩,将众多个人消费者拒之门外。
2000年,麦德龙在汉第一家店———汉口店开业,采用会员制经营方式,非会员不得进场购物,结果一度门可罗雀、处境尴尬。2001年,坚持原则的德国人也不得不面对现实,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开展赠卡、现场免费办卡活动,以此扩大个人消费群。
普尔斯马特、麦德龙的退却,令江城会员制商业业态失去了最后的“堡垒”。
“武汉市民和其他城市人比较起来,更精细,重回报,‘不见兔子不撒鹰’。”普尔斯马特中北路店负责人这样感慨。她说,该店提供给会员的商品价格普遍低于市场价,如果长期在该店购物,买会员卡的钱肯定能赚回来。但在武汉,让人们在没有买到一件商品的情况下,先掏80块钱买张卡,太难!所以,他们在江城的会员数量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江城商业竞争激烈,超市大卖场多达数十家,各商家打折促销活动层出不穷。“被宠坏”的消费者乐得四处捡实惠,不愿买卡被一个商家“套牢”,也是在江城推广会员制商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采访中,普尔斯马特、麦德龙均称,他们的目标消费群是中高端消费者。商品结构方面,商家已替自己的目标消费群进行了一次筛选,以便节省他们的时间。可对商家的安排,武汉消费者并不领情。一位消费者说,逛超市已经成为全家的一项休闲活动,时间并不是问题。
对此专家表示,江城市民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决定了会员制商业的土壤不够肥沃,因地制宜、调整策略才是明智的选择。
武汉市商业局副局长孙朝中认为,尽管普尔斯马特、麦德龙的会员制只剩下形式而失去内容,但它们却完成了企业的本土化过程。这对商家来说,不见得是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