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清爽限时特价带旺人气 菜篮子纷纷拎向超市
发布时间:2004-08-18 | 信息来源:新闻晚报
35℃的高温,使不少平日习惯到菜场买菜的市民对那个又热又脏的地方“敬而远之”起来,而四季如春、环境整洁的超市、大卖场则在炎炎夏日里又不失时机地推出更多的限时特价来招徕顾客。一时间,菜篮子纷纷拎向超市生鲜部……
躲高温,进超市买菜
前天傍晚时分,记者在虹口区一家标准超市的收银台前看到,不少顾客的购物车里都装着蔬菜、猪肉、水果等生鲜食品。家就住在超市附近的一位上了年纪的顾客告诉记者,虽然超市的菜要比小菜场里贵一点,可超市有空调,风凉多了,菜也洗过了,花钱买个省事。
“我本来就最讨厌到菜场去了,又脏又臭。”另一位等着付账的年轻主妇则说,一个多月来,她天天到超市买菜,“在这里买菜环境舒适、凉爽,不像去菜场,热出一身汗不说,远远地就能闻到一股怪味,让人实在受不了。而且,现在超市的生鲜小菜其实价格也不贵,特别是猪肉类食品,很少见注水、质量上更让人放心。”
一位收银员也说,入夏以来,超市的生鲜消费量确实增加了不少,特别是早上、傍晚两个买菜时段,因为“买菜族”的加入,整个超市都热闹了不少。
打折价,套牢消费者
“绿叶菜开始打对折了!”“桃子买一斤送一斤!”在另一家新开张的大卖场生鲜部,营业员正举着电喇叭,把蔬菜、水果开始打折的消息广而告之。不一会儿,负责称分量的那个柜台前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为了保证蔬菜新鲜,各超市平日里也会在结束营业前夕把一些容易变质的生鲜食品打折销售,而到了夏天,生鲜的“寿命”更短了,类似的“限时特价”不但时间越提越早,品种也越来越多,除了蔬菜、水果,一些超市自己加工的熟食也加入了特价大军,吸引顾客的功效很是不凡。
“价钿比小菜场里还便宜许多,老格算的!”50岁出头的张阿姨拎着一大包半价买来的蔬菜,悠闲地从大卖场里走出来———张阿姨已经摸准了超市生鲜特价的时段,所以隔三岔五地就来淘点便宜货,“算起来,我现在去超市的次数不比去小菜场少。”
旺人气,生鲜受追捧
超市生鲜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也带旺了人气。虽然现在上海大多数超市经营生鲜食品的比重还不足20%,但已有不少超市、大卖场看到了生鲜的美好“钱”景,开始酝酿转型。据了解,联华超市为“利用专业化分工帮助联华以低成本发展生鲜业务”,就在前不久把旗下的生鲜公司大部分股权卖给了新的投资者。
最近,市经委就将遴选出联华、华联、农工商、家得利等超市的部分超过1000平方米的网点,以改造成生鲜超市。在这些生鲜超市中,生鲜食品将会占到门店经营品种的50%以上,到2006年底,预计改造的生鲜超市将超过7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