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天的锣鼓撼动着河南商界的神经,蜂拥的人流畅游在原家世界超市的门店里,享受着华润万家赠与的N多折扣。只是令公众倍感好奇,华润万家中原区的老板半年来从未对外留下过只言片语,甚至这番开业的胜景之下,连一句“揽客”的招呼都省了。于是,9月6日的华润万家开业的 “开场白”,在郑州商界也算是一种另类。
当然,开业现场的另类只是外界所观察到的表象之一。2007年3月,自华润万家(0291.HK)收购家世界超市在国内的56家门店之后,这个神秘的大腕令河南商界倍感好奇。在如今被评价为“苟且偷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华润万家半年里也未曾组织过一场让消费者亢奋的促销活动……
然而华润万家的正式开业,至少是用事实向业界传达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原天津家世界连锁超市有限公司的遗留问题已基本解决。不管我的开场白是否精彩,但的确是到了全国第一大连锁超市与你相伴的时代”。
◎消费者突来的“享受”
6日,记者来到华润收购后的原家世界嵩山路店,发现近半年来大量缺货的窘况已经得到有效缓解。
原本空无一物的熟食区和面包房都已经摆放上新鲜商品,生鲜区也恢复了多种蔬菜和水果品类。两个多月前还因缺货只能整排摆放可乐一种饮料的货架,如今填充了各种品牌的商品。而曾经大半空着的冷藏柜,也摆放了各种酸奶、冷冻食品和熟食商品。
丰富的物品自然是吸引卖场人气的理由。6日下午1点,在华润万家黄河路店,卖场内肉类专柜前,约20位顾客自发排队,等着便宜近20%的促销鲜肉。“目前的华润超市有效经营品种近2万种,生鲜货品已全部上柜,基本达到大超市的规模,正常运营应该没问题。”华润万家中原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介绍,“有东西卖了,消费者才肯登门。”
即使有如此改变,很多消费者谈论起来,仍然习惯称呼现在的“华润万家”超市为“家世界”。可见华润的低调,也使得消费者无法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它的品牌魅力,即便它已经登上了全国第一大连锁超市的交椅。
◎华润接盘这半年
今年3月,华润接收了原家世界超市的56家门店,其集团的零售门店数量已达到2250家,不管是从门店数量还是销售额来看,都已跃居全国第一的位置,成为中国最大的超市零售企业。
接盘原家世界门店这半年,华润在做什么?
据了解,在对家世界超市的整合方面,华润采取了灵活务实的做法。初期并没有强制性地将公司并入华润万家的各个体系,而是保持其相对独立性,时机成熟时再逐步融合。最为突出的一个表现,莫过于华润首先提出了保持原有的人事任命和运作流程基本不变的原则。原家世界所属门店划归华润万家大综超北区,交由原家世界集团总裁于鲲担纲北区总裁,全面主持所收购门店的恢复性经营工作。
这一做法,无疑是击破笼罩在家世界团队头顶低迷、彷徨、恐惧的最好武器,很快使得原家世界员工露出了笑容:“没有比稳定的饭碗更重要了。我们有理由相信,华润万家能够认同原家世界超市在中国北部的市场,那么认同它的人才储备也是理所当然和明智的。”
今年6月份起,被收购的原家世界全国门店已在逐步完成更名开业。河南市场之所以较晚,首先缘于进行了管理结构性调整。今年7月,河南省6家门店确定脱离了原隶属的西北大区独立为中原大区,统管河南区域市场的经营发展。这样的调整变化,也迫使华润万家在河南速建了符合大区建制的采购队伍。
与此同时,原先因资金链断裂所导致的外扩门店全部冰封的状态,如今也已全面解冻。洛阳二号店、三门峡店也进入了冲刺月底开业的“快车道”上。
◎挣脱“家世界”影子
“欠款!依旧是不能提,更不可谈的话题。”即便如今的原家世界员工换上了新的工装,对此也都是再三缄口。所能知道的只言片语,仅仅是“超市商品的丰富度,足以说明解决问题的力度”。
据有关媒体报道,华润万家自全面收购家世界后,对于以前的欠款也是100%接受。从今年4月份开始,华润万家就积极着手清理供货商债务、寻求继续合作、与供货商签订新的供货合同等事宜。从今年7月所公开的数据看,首批还款约占总比的60%,有五六亿元之多。同时,华润万家还向所有供货商做出承诺,今后一定做到100%到账期按时付款。
但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华润万家在河南也未能解决全部欠款问题。仍有相当一批供应商的欠款额度在万元以上,目前获悉的最高欠款额为8万元。而其中还款的倾向度,依旧是以超A类或A类供应商为主,如可口可乐、康师傅、达能或在本地具备垄断某类产品资源的供应商。
如此说来,“超市产品丰富度”是华润最佳的回答,在供货商们看来,似乎就首先“欠缺真诚”。而令渴望挣脱阴影的供货商们痛苦的是,他们依旧未摆脱“家世界”的影响。“在2005年家世界出现资金问题后,2006年就未曾与供应商签订新的全年合作合同,并且在该年度,也未曾有实质性的合作,绝大部分供货商采取了停货抗议的举动。那么既然华润作为一个新的企业出现,因何还要向供货商讨要2006年的所谓合同欠款(指年度促销、节庆等费用)。”数位供应商表示了他们的愤愤不平,却也不免再次流露出了那种“息事宁人”的妥协和麻木,“向前看吧,赔点钱、受点蹂躏,还能继续做生意”。“蹂躏供货商不是因为家世界事件出现才出现的,很显然,河南缺乏当地的协会团体组织。也只有形成了团结的力量,才能够在目前噩梦连连的现代商业流通渠道之中,保全自身应有的利益。”西安商业联合会主任李明与山西代理商协会秘书长孙国强向本报呼吁。
当然,这是无数的供应商心里最渴望的梦,只是大家在渴望之中都在胆怯地观望“出头鸟”。
◎一颗最有希望的定时炸弹
不得不说,供货商、消费者对华润万家还是存有诸多质疑,抱以警惕性观察的态度。因为门店经营质量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切身利益。“不管如何,今天华润万家能够顺利开张,起码表现了华润万家解决问题的能力,绝大部分流失的供应商重新回归就是最好的说明。”华润万家一人士这样表示。
另从原家世界签约的房地产开发商处获悉,华润万家已明确表示要放慢开店速度,因此,前期那些签约的诸多“进驻合同”,也就被放了鸽子。目前获悉,除郑州建设路店项目已被大商夺下,原新乡店项目也被叫停。2008年的拓展计划为郑州与焦作各开一家门店。
虽然这种做法在业界饱受非议,但也受到一些业界资深人士的认同。
上海迪摩商业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旭东即认为:“与只知道一直往前冲、丝毫不顾及资金和供应商支持能力的家世界相比,华润目前的做法是科学的。目前之所以其还未发挥出有效的闪光点,是因为它可能打算先维持现状,优先解决集团内部的问题,待总部的资金、采购支援、营运体系等调整后,从而研究出企业发展的下一个发展战略。”
即便是华润万家还必须要经历痛苦的整合与调整期,但在杨旭东看来,它也必须要感谢市场留给它了一个极好的契机。郑州零售市场经过2006年的一番激烈的厮杀之后,诸多企业都深感疲惫,由此,在2007年似形成了全体“休养生息”的默契,市场上只有零星短暂的枪声,并无全面的激烈对抗的状态出现,而这恰恰就给了华润一个极好的调整周期。“用家世界的优秀之处与华润万家强大的经济实力相结合,更有必要相信将是河南市场上一颗最有希望的定时炸弹。将2008年提前定性为‘苟且偷生’的年代,也并不为怪。”杨旭东称。
■相关链接
资金链问题导致“家世界”轰塌
2007年1月31日,华润以37亿元的价格收购家世界综合超市剩余的56家门店。而在此之前,家世界集团于2006年11月21日向山西美特好超市有限公司转让旗下9家门店,于去年12月13日,将把旗下的家居业务整体出售给美国家得宝。家世界创始人杜厦董事长,曾先后两次公开在国内媒体上表示:“出售家居和部分家超门店,是为了让家世界集中精力发展主要市场。”
直至今年3月,华润公开宣布全面收购这支曾令整个中国零售界尊敬的 “北方红魔”之后,标志着家世界彻底退出了中国零售业的历史舞台。杜厦的告别秀发言,也随即成了中国零售界广为流传的最大笑柄。
评论:河南供应商寻找被蹂躏的底线
接收原家世界门店的华润万家,已于昨日在河南正式开业了。虽是低调得惜字如金、一声没吭,却也至少向河南商界传递了两个信号:其一,原家世界遗留问题,尤其是欠款问题已基本解决完毕;其二,能够在半年之内稀释掉家世界的噩梦,足以说明华润万家作为全国第一大连锁超市的经营管控素质和能力。
不得不承认,家世界卖得不错,至少是让曾饱受煎熬的供应商没有血本无归。尤其是中小供应商,更应对华润感恩,由于它的出现,没有出现“普马悲剧”让他们彻底破产。
但在或庆幸或感恩的同时,有一个问题始终不得其解:河南供应商的受摧残底线是什么?而且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在他们历经了普马、凯里农、家世界三次重大教训之后。
家世界资金链断裂的风暴下,无数的供应商历经了1年有余的艰辛讨债,遭遇百般刁难甚至被逼上了破产的边缘,很遗憾,他们面对行业和媒体的深刻关切,绝大部分仍旧选择了做“乖乖羊”式的沉默。
反而是那些不够“乖”的、一纸诉状将家世界诉上法庭的供应商,最终不仅实现了资金安全,更使得家世界式的嚣张受到了打击。
时至今日,家世界问题至少在现实中得到了有效的解决,“零供关系”重新归零,但显然河南的供应商已被吓怕了,仅用一句“只要按时结账就好”,总结了他们对华润万家的所有期望。
在这里,我们将一个老套的例子再次拎出来晒一晒:西安商业联合会与山西代理商协会之所以能在家世界事件中名声大振,是因为他们作为一个不起眼的民间自发组织,依靠他们的胆识、智慧,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帮助当地供应商实现了利益最大化。使得本是比河南更要严重的“灾区”,更为提早和有效地恢复了生机。
而一位参会的经销商坦率地告诉记者,能摆上台面的理由很多,但真正的理由其实只有一条,就是供应商要抱起团来,对抗越来越强势的超市卖场,维护自己的利益,争夺“话语权”。
西安商业联合会主任李明与山西代理商协会秘书长孙国强,借本报向河南供应商呼吁:蹂躏供货商不是因为家世界事件才出现的,很显然,在目前相当恶劣的“零供关系”环境中,河南真的缺乏抱团的力量。
也只有供应商放下恐惧和猜忌,才能够在目前噩梦连连的现代商业流通渠道中,更有效地保全自身利益,挽回自己的尊严。
笔者用有幸相识的供应商朋友的原话作为结尾,“对供应商协会的盼望不是一天两天了,关键是谁能出头呢?”原因还在于,河南供应商仍未找到被蹂躏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