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年的相互拼争,现在本土超市强烈地意识到,要做大必须先做强,要做强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差异化经营。于是,物美联手菜市场打出新品牌、京客隆建立了生鲜采购基地、美廉美联营老字号来“强身健体”,而一直立足于本土市场的北京超市发则另辟跷径,红红火火地做起了“早市”。
整体销售额大幅提高20%
《超市周刊》报道,北京超市发超市万泉庄店近日开始做早市。上了岁数的中老年人对于菜价高还是低,他们心里都有数儿,因此那些标着特价以及惊爆价的蔬菜水果就比较抢手,像豇豆、玫瑰香葡萄,很多人都是三斤四斤地买。除了买菜,很多人还捎带把早点带回家,每天光是袋装豆浆就能走个两百多袋。
马彦菊说,前几天有一位四十多岁的顾客来买大白菜,一看价格是五毛钱,觉得价钱高,就去旁边另外一家超市问价,结果得知是一块钱,接着又去了附近的农贸市场,一看是八毛钱,于是又赶回到了超市发来买大白菜,从此,每天早晨在超市发早市里都能看到她购物的身影。
让人动心的不仅仅是价格,还有果蔬真是新鲜!超市发有自己的配送中心和果蔬基地,每天四五点钟,配送车辆就会准时开到经营早市的门店前。从田间直接进超市,这是生鲜生命最旺盛的时候,黄橙橙的大鸭梨、绿油油的青菜、红艳艳的西红柿……看着都觉得鲜亮,旁边还挂着检测报告的安全牌。加之出售时,包装、散买、搓堆形式并举,形成了农贸市场式购物氛围与超市品质的完美结合。
据马彦菊介绍,每天早上早市这两个小时,使整体销售额提高了20%。以前,每周周一至周五,销售额仅达到十一二万元,现在能达到十四五万元,周六周日则突破二十万元。更重要的是,早市的开办不仅使门店的销售额提高了,还使门店在价格策略操作上更加灵活,对顾客更加有吸引力。一些价格敏感商品虽然是以进价售出的,却带动了休闲食品和日用百货的销售。比如夏季的西瓜,在农贸市场上卖八毛钱,超市里仅卖四毛钱,这样吸引了很大一批顾客。李燕川说,目前超市发已在玉泉路店、万泉庄店、玉海园店和双榆树店开办了早市,每个店每天早晨的客流量都达到四五百人。8月份至今,仅果蔬的销售就使超市发整体的销售额提高了28%,毛利提高了十五个点。
大胆调整商品结构
试点的成功,使超市发确定了早市的发展方向:以地处居民高密度的社区店为突破口,逐步向繁华地区的社会网点发展。
为了办好早市,超市发在早市的商品结构上进行了大胆调整,把大路商品、中档商品、高档商品的比例确定为3:5:2,以中档优势商品为主,以价位低取胜,随行就市,保证商品质量新鲜,数量充足。每天保证有五到八个惊爆价商品或特价商品促销,每日翻新,吸引顾客,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
同时,对卖场布局也进行了调整。扩大了水果、蔬菜的经营面积,给顾客提供了更多的商品选择余地和宽敞的购物空间。李燕川介绍说,从去年开始,超市发陆续投资三千万元,对公司的14家连锁店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扩大生鲜经营面积达一千平方米以上。针对老年顾客喜欢动手挑选的特点,拓宽了货场通道,加大了商品陈列的数量,蔬菜、水果尽量不做包装处理。针对高薪收入者,准备了有机蔬菜、品牌排酸肉、无公害蛋品等,并公示商品产地、质量标准,让他们感受到商品质价相符,展示出个人生活的品质和消费的实力。
早市模式值得推广
“早市模式”的出现得到了专家的肯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认为这种模式是值得推广的。他说,早市是超市经营的发展方向之一,现在老龄化加快,很多老年人早晨出来锻炼身体,顺便可以购物,上班族可以在早晨把一天要吃的东西买全。同时,他认为,在北京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低收入群体,他们对价格十分敏感,需要像农贸市场、街道商业、早市这样的消费场所,而有了超市早市后,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但黄国雄同时指出,做早市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解决好新鲜菜的问题。这要求超市要当天进货、及时进货。二是价格控制问题。消费者会有意识地把早市和农贸市场的商品价格进行对比,如果你接近农贸市场或低于农贸市场的价格,消费者就会接受,如果一旦让消费者明显感到你的价格高,他们就不会再来。
而要解决好这两方面的问题,超市要做到管理、采购、经营的统一结合。最重要的是衔接问题,超市和农户要实现紧密挂钩。并把这些做实、做细、做强、做足,其中这个“足”就是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来发展市场。
上海商学院教授周勇认为,在超市做早市是一个趋势,中国人习惯在早上买菜,所以,超市只要安排好班次,合理用工,提前开门营业,是有利可图的。但他也强调,做早市各方面要配套,这是一项工程,包括供应商送货的配合的问题都要做好。
周勇表示,农贸市场的经营成本仅仅占到销售的5%左右,而超市的经营成本要比农贸市场高。他认为,早市经营者不要让顾客仅仅去比较价格,而是要让顾客树立起一种信念: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就应该到超市买食品。在上海,这种观念基本树立起来了,消费者日常用的88%的食品是在超市购买的,因为消费者知道,在超市里购物更安全、更方便、更卫生。
周勇认为,超市早市要做好生鲜经营,要努力跨过七道坎:一是要建立经营生鲜的组织体系,由专业人员来管理生鲜业务;二是要明确生鲜食品经营的发展方向,确定经营生鲜食品的有效模式;三是要建立生鲜食品经营的技术体系和产品标准;四是要建立生鲜食品的研发中心,建立生鲜食品的供应网络;五是要建立和健全生鲜食品的冷链系统和热链系统;六是要大力开发生鲜食品的经营品种,并改进生鲜食品的经营形式;七是要建立生鲜食品经营的诚信体系。同时,组织模式要从专柜向自营发展;在产品标准方面,企业标准要高与国家标准;在商品供应方面,要实行生产基地 全程控制;在销售执行方面要严格管控;在人力资源方面要培养专才;在产品方面不断开发新品。
周勇说,中国超市业态已经进入新一轮的发展,不能适应的就被淘汰,差异化经营愈难寻找也愈加重要,“早市”的推行或许是超市寻求差异化经营上的一个很好的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