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开业一个多月来生意不见起色,11月12日,乌鲁木齐友好路一家超市的50余名商户希望超市方面能减免商铺租金。
商户:顾客少生意淡
12日上午,记者来到该超市总部办公室,几十名商户正坐在一间会议室里与超市的高层领导协商租金减免问题。记者了解到,减免租金的商户均在该超市外围区,主要经营服装、鞋帽、饰品等。
商户们认为,超市开张以来,客流量太小,大部分商户经营一直亏损,难以支付超市的租金及其它费用。
商户们认为,造成超市生意冷清、商户难以维持的原因有四点。一是超市方面引进品牌商品的力度不够,餐饮、服装、鞋帽等商品都缺乏有号召力的品牌入驻,导致整个超市档次降低,顾客流失。
二是超市招商力度不够,空闲店铺太多,难以吸引大量客流。
第三,超市的整体费用偏高。商户们表示,入驻超市时他们没料到会出现生意冷清的局面。在经营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商户们希望超市能减免半年至一年的费用,等生意好转时,再按原价执行。
第四,超市广告宣传力度不够。商户们认为,来此购物的多是来买特价商品的老年人,真正有意购买超市外围区商品的顾客偏少。商户们希望超市能拿出一套可行的宣传方案,使外围区的商户受益。
据该超市外围区经营饰品的张菊红介绍,她的商铺面积是15平方米,每月需给超市交纳近6000元的费用,开业以来,由于顾客有限,她的铺面没赚钱还赔了。她认为,超市开业初期肯定有经营风险,但风险应由超市和商户共担,因此,要求超市减免租金和管理费符合情理。
超市:运营压力很大
对此,该超市董事长助理表示,超市前期的装修费用达3000万元。开业以来,该超市也处于亏损状态,如果给商户们减免半年的费用,对超市来说就意味着又要损失上百万元,超市的压力很大。
对开业以来生意冷清的原因,该助理认为,这与超市所处的商业环境有关。超市原计划进驻友好商圈的一个商场地下室后,通过商场带动超市客流量,但因该商场迟迟未营业,导致开业初期超市人气不旺。对可能面临的商业风险,商户们在入驻前就该想清楚,毕竟利益共享的同时,也要共担风险。
截至记者发稿时,该超市高层领导表示,会召开董事会认真讨论商户们的意见,一周后给予最后答复。
行业观点
进了繁华商圈不是卖什么都旺
对超市商户提出减免租金一事,自治区贸易行办市场处副处长杨苏峰认为,目前首府超市的数量没有政府指导控制,完全由商家自己做主。超市生意的好坏与商圈内超市、百货店的数量、客流量有很大关系,如果商圈内超市太密集,就可能出现利润下滑的情况。
对商户来说,其经营的商品要符合超市周边居民的需求。比如,周边百货店密集,居民多是下班顺路去超市购买日常物品,那么,即便超市处于繁华商圈,商户经营的商品如果不合“胃口”,也会出现生意冷清的局面。
学者声音
商业街辐射范围800米最佳
新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莉:作为一种商业业态,超市经营的成败需要从以下方面考量。
首先,从商圈选择方面看,通常一个商圈里的商业街辐射范围以800米为最佳选择。
如果辐射范围内同行过于密集,超市在进驻商圈前就应了解行业密集程度,调查利润率,细算投资回报率,否则可能会出现恶性竞争,投资失误。
目前,铁路局商圈、大十字商圈及友好商圈并称为“乌鲁木齐市三大商圈”,以上商圈内的大型商超已经是“门挨门”,对进驻后的经营风险超市应提前考虑。
此外,行业方面应从宏观层面上给予企业指导。目前,行业内的变化、百姓购买量等决策性信息比较欠缺,尤其是对商圈的整体规划方面,仍是空白。因此,企业盲目进驻商圈,其经营风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