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获“联想系”2亿美元注资 将回归A股
发布时间:2009-08-13 | 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港交所创业板上市的物美商业(08277.hk)12日下午在港发布公告称,物美商业与TPG(美国德克萨斯州太平洋投资集团)带领的包括弘毅投资及联想控股在内的投资团达成协议,将引入投资团共约2亿美元的战略性投资,占投资后总股本的10.9%,所筹资金将主要用于物美商业的业务拓展,其中包括兼并及开新店。
其中,联想控股和联想弘毅共以4.85亿人民币认购5000万未上市的内资股,若三年内物美商业无法在A股上市,将回购前两者的5000万股份。物美商业CFO徐莹称,不排除借壳A股公司新华百货上市的可能。
高溢价PE注资
按照物美商业公布的交易结构,拟以每股11港元分别向TPG及FS,配售8455.2万股和1544.8万股H股,募资11亿港元。同时,公司将另按每股9.26元(相当于10.50港元),向弘毅投资及联想控股配售4152万股及848万股内资股份,集资4.85亿人民币。根据股认购协议,物美承诺,若在三年预期时间内无法在上交所或深交所上市,公司将回购上述交易的内资股股份。
物美商业今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0.19元人民币,而11港元的认购价只在12日收市价基础上稍有折价,即使按照物美商业全年每股盈利0.4元计,PE值也超过23倍。对于私募股权基金来说,这一价格是比较高的。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近期在PE界比较流行的PIPE(即私人股权投资已上市公司股份)投资方式,相对于二次发行等传统融资手段,其融资成本和融资效率要相对高一些。比较适合一些快速成长为中型企业的上市公司。
有意思的是,三个投资方代表都是现任或是曾经的联想人:TPG合伙人马雪征曾在联想工作20多年,而弘毅投资本身就是联想控股的子公司。弘毅执行总裁赵令欢12日在发布会上笑称,“就像是联想内部在投资。”。
对于为何看好物美,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称,看好其团队和商业模式。赵令欢则进一步表示,“物美业务不但包括大卖场,还覆盖了中间层次的综合超市和物美便利店,这种模式在中国会成长很快,使其可与家乐福等零售巨头一争高下。而且,物美有最好的IT管理体系,通过兼并整合方式做大作强后,在高效IT支持后,规模效应会带动经营效应。”
物美商业已被赵丹阳重仓持有,公司半年报显示,赵丹阳旗下基金共持有该公司15.61%的股份。半年报显示,物美商业净利润为2.33亿元,同比增长21.6%。
积极并购区域性大型零售企业
据了解,物美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最早以连锁方式经营超市的专业集团公司之一,在北京市场拥有三分之一份额,并已经成为天津和浙江市场主要零售商,共经营424家连锁超市。公司12日称,所筹资金将主要用于物美商业的业务拓展,其中包括兼并及开新店。
物美董事长吴坚忠称,对于连锁零售行业来说,必须扩张到一定规模,搞精细化管理和供应链改善才有效果。吴坚忠希望物美的营业面积年增20%,对于北京天津浙江等已具备优势地区,进行大范围收购,对于其他地区,则选择区域市场的前三名进行收购。徐莹表示,2006年物美收购当时北京第四大连锁超市美廉美的成功案例模式将向其他地区复制,将坚持这种区域化收购的战略,收购全国各地具有潜力的和有优秀团队的企业。
寻求A股上市
徐莹表示,公司将在适当时机,积极寻求A股上市。但她没有明确具体上市方式。而物美与联想控股和弘毅投资的内资股认购协议也把三年内在A股上市作为必要条款,如果达不成目标,物美有义务回购股份。目前,物美股权结构里,内资股股东还有物美集团(占股40.8%)、网商世界电子商务(占13.15%)等五家。
赵令欢称,A股上市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配合,因为最平衡和高效的方法就是,市场和客户群在哪里,就在哪里上市,如果(A股上市)做成了,对公司整体效益会有很大提升。
徐莹表示,不排除借壳新华百货在A股上市的可能性。去年7月25日,新华百货曾公布重大重组事项,将向母公司物美控股集团定向增发2亿股,购买物美商业40.8%的股权。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团将持有新华百货73%股权,并透过新华百货继续控制物美商业。藉此,物美集团的主要商业零售资产将全部注入新华百货。重组后,新华百货拟更名为“物美新华商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不过,此重组由于市场波动过大迟迟未能成行。
(中国证券网 记者叶勇 卢晓平)
相关报道:物美引入2亿美元战略性投资 柳传志入股
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的物美商业(08277.hk)今年下午在港发布公告称,物美商业与TPG带领的包括弘毅投资及联想控股在内的投资团达成协议,将引入投资团共约2亿美元的战略性投资,所筹资金将主要用于物美商业的业务拓展,其中包括兼并及开新店。
在本次认购协议中,TPG、弘毅投资和联想控股同意认购合计金额为16.5亿港元的新发行H股和内资股,占总投资总股本的10.9%.
物美是国内最早以连锁方式经营超市的专业集团公司之一,在北京市场拥有绝对领先地位,并已经成为天津和浙江市场主要零售商。
物美CFO徐莹在今天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本次引资分为两部分,一是定向增发1亿股新股,发行给TPG公司,认购价为11港元;二是向弘毅投资和联想控股定向发行未上市内资股共计5000万股,认购价9.26元人民币。
TPG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国际知名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目前管理的资产总额达450亿美元。在中国的主要投资项目有深圳发展银行、联想集团、广汇汽车、达芙妮等。
在刚刚结束的新闻发布会上,柳传志坐在主席台的最中间,吴坚忠、马雪征、徐莹、以及弘毅投资执行总裁赵令欢分座两旁。这就意味着,此次合作是一次渊源颇深的投资。
三个投资方代表都是现任或是曾经的联想人:TPG合伙人马雪征曾在联想工作20多年,而弘毅投资本身就是联想控股的子公司。而物美董事长吴坚忠和柳传志一样,同为中科院出身。
吴坚忠表示,这三家投资公司联手投资物美,不仅改善了物美的资金状况,还改善了股东机构,三家投资将派董事进入董事会,物美将更多分享到做企业,投资企业方面的知识,这对物美来说是难得的机会。
赵令欢认为,虽然物美近期股票跑得“比较快”,但这仍然是是一个很合算的投资,他对这个投资充满信心。
柳传志非常看好这次在物美的投资,这不仅仅是他对中科院出身的人充满信心,还因为他认为物美拥有一个强大的后台管理系统,这将为物美的发展提供强力的支撑。他表示,联想控股将利用多种资源,权利支持物美实现跨越,协助物美进一步成为连锁行业的领先企业。
物美CFO徐莹称,未来物美的战略重点放在“地域专注性扩充”,即通过自身强大的信息系统和经营管理技术收购同类型的连锁企业,从而成为当地主要零售商,这种在北京获得成功的模式也将复制到其他地区。
(来源:第一财经网 记者郭晋晖)
相关报道 物美再造:“联想系”集体入资
对物美商业集团(以下简称物美)董事长吴坚忠来说,8月12日是个重要时刻。
是日,物美宣布通过定向增发1.5亿股引入TPG Asia、弘毅以及联想控股三家战略投资人,共募资16.5亿元。交易完成后,TPG、FS、弘毅投资及联想控股分别占物美已发行股本的6.17%、1.13%、3.03%及0.62%。根据相关协议,物美将寻求三年内在国内上市。
三家投资人占物美的总股本仅10.9%。吴坚忠表示,决定邀请投资人派董事进入物美董事会。
此项投资之所以引人关注,还因为三家投资者都跟联想有关。TPG合伙人马雪征2007年才从联想集团CFO转身TPG合伙人。对物美的投资是继达芙妮之后,马雪征团队在中国的第二单。对于弘毅而言,物美投资案是其“对香港上市公司的开端”。
联想控股总裁、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当天则表示:“如果联想投资和弘毅所投案例中有好的,我们就跟投一部分。”
这是2006年11月原董事长张文中出事后,物美一次重要动作。物美是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零售龙头,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为25%。
本次发售后,物美商业的股权结构中,物美控股集团仍为第一大股东,占增发H股后总股本比例37.7%,网商世界电子商务和北京康友联技术有限公司为二、三大股东。
巴菲特的目标
物美CFO徐莹指出,其中1亿股以每股11元的价格分别向TPG Asia及弘毅投资关联公司Fit Sports(FS)分别配售8455万、1545万股H股,“价格是以昨天收盘价为基础打了一定折扣”。同时又以同等价格发行了5000万股非流通的内资股,弘毅投资和联想控股分别购买了4152万股以及848万股。
根据其内资股认购协议,内资股投资者已同意支持该公司,“寻求内资股自收割内资股截止日期起计三年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如果无法预期完成上市,物美将回购上述交易的内资股股份。
在原董事长张文中出事之后的两年多时间内,物美一直相当低调。2006年11月13日,受刘志华案牵连,张文中被警方带走。去年10月张被河北衡水中级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8年。
受此事影响,在香港主创业板挂牌上市的物美商业停牌时间长达10个月,直到2007年9月20日才复牌交易。而其间先后取消了与花旗集团签订的8600万美元新股配售协议、收购江苏时代超市50%股权等多项既定计划,谋划中的天津家世界一揽子并购计划也搁浅。
“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我们内部有过争议。”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说,争议核心在于是否该做这个投资。“作为PE(Private Equity,私募股权投资)投资人,我们肯定得关注交易是否划算。”而物美从6月份以来持续上涨的股价,很多人怀疑“是否还有投资空间”?
今年6月24日,国内著名私募基金经理赵丹阳,在与巴菲特共进午餐时向后者推荐了其重仓持有的物美,此后物美股价在短短的5个交易日内大涨17.5%,6月29日达到10.58港元的高位。3个月前的3月29日,物美股价仅为6.15港元。
但对物美的投资案,“仍然是弘毅决策最快的。”柳传志说。“我们算账以后,仍然觉得划算。”赵令欢的乐观或许能从物美的业绩报告中看出端倪。2009年3月24日的物美2008年度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尽管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物美仍然实现了总收入97.49亿元,比2007年同期上升了24%;净利润则达到了4.9亿元,同比增长37.2%。
“物美过去15年的策略都是赶快开店。”吴坚忠说,到现在已经在北京、天津和浙江省有424家连锁店。“现在只要在管理上稍微精细化,就可以迅速提高效率。”这也是选择这个时间点引入战略投资人的原因,但他也并不避讳物美确实面临着好的发展时机,“这个市场也到了做整合的阶段了。”
张文中事件显然也没有形成障碍,尽管其“突然出事对当时的物美集团打击很大”。物美集团CFO徐莹说,在物美停牌的10个月时间内,其聘请了独立第三方对公司的内部风险控制等进行了审核,“在复牌时我们也对所有的投资人讲明,这个案子和公司本身无关,也未对公司的财务、资产以及业务结构带来影响。”
转板和回A股
物美借壳新华百货,“不排除采访这种方式,但目前没有具体计划。”物美CFO徐莹对记者表示,物美回A股会选择哪个交易所,目前也是未知数。而就在此前的7月,物美已经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从香港创业板转到主板上市。事实上其从2005年就开始有转板计划,但“今年5月才正式申请”。
在其内资股认购协议中,物美与弘毅、联想控股这两家内资股投资人达成协议,“三年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物美母公司物美控股与新华百货此前实现换股,新华百货被业界认为是物美控股此后的资产整合平台。
2008年7月25日,物美控股向新华百货转让所持有物美所有的4.98亿股内资股,占物美已发行股本总数的约40.8%;同时新华百货将向物美控股发行不超过2亿股作为支付代价。股份转让完成后,新华百货由物美子公司变身物美母公司。
新华百货也有理由通过注入物美资产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尽管其在银川是百货业的龙头企业,但增长差强人意,其第一季度同比增长仅为6.3%。
在接受新资金之后,“自己开店”和“购并”是物美增长的两条腿。物美的战略是“复制强势区域”。
“我们每家店的经理除了管好店之外,还有开店的任务。”物美董事长吴坚忠说,其今年的任务是店面面积增长20%。而购并是物美异地扩张的重要手段。去年物美重启异地扩张的步伐,在北京完成了对奥士凯超市的收编,并在2008年8月斥资1.51亿元收购了浙江供销超市54.09%的股份。
尽管并未透露在目前强势的北京、浙江以及天津外,物美的下一个战略布局会落在哪个区域,但物美董事长吴坚忠透露,在成熟地区“合适的就并购,规模小点也可以”,但在新进入区域,“当地同行业前三名”才会是他们的并购对象。
“联想系”集体行动
“尽管马雪征是代表TPG,但我们仍然觉得是在和自己人合作,而不是在和外人合作。”弘毅投资赵令欢说。柳传志也笑称,“Mary(马雪征的英文名)不是在替我们工作么?”事实上,物美的投资案也是马雪征介绍给其他两家的。
虽然是三个独立的投资主体,但都和柳传志有渊源。马雪征在加盟TPG之前,是联想集团的CFO,其加盟的TPG同时又是联想集团的投资人之一。而2003年成立的弘毅投资,是联想控股下面专事PE投资的企业。
在跟踪物美的2年时间内,“我发现这是一家和联想非常相似的企业。”马雪征举了一个例子,她第一次去物美时,正好赶上他们在开晨会,“喊口号、唱歌的场景让我想起联想当年创业时的情景。”
但TPG之所以还要拉上弘毅投资和联想控股,“是因为弘毅的团队对中国市场、企业的判断,是我们在中国市场所不具备的。”马雪征说,在尽职调查阶段,弘毅团队对中国零售市场参与者的“图谱”加速了这个决策过程。
吴坚忠也说起了和柳传志的“渊源”。其出身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当年去上班,总要经过电子所的门口。”这也使得其和柳传志一见如故。这或许也为以TPG为首的财团能够拿下物美提供了一些帮助。
据了解,在启动此次定向增发之前,物美内部有两种声音,“有的认为物美在香港市场上的股价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不如直接再通过公开市场募集资金。”而在定下引入战略投资人计划之后,“很多家机构都找上门来。”
(杨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