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转型阵痛:第三季净利同比下滑近40%
发布时间:2009-11-19 | 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第三季营收落后苏宁近76亿元
走向隐忍风格的国美电器(00493.HK),以一个不太美妙的财务业绩,显示了它正持续经历一段转型阵痛。
昨天,这家3C连锁零售巨头公布了今年第三季财报。数据显示,国美实现销售收入314.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滑13.64%(去年为363.96亿元);而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更是达到了39.42%,由15.93亿元降至9.65亿元。
国美官方表示,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今年第一季宏观经济环境过于疲软,而且公司网络优化策略的实施,减少门店总数。
根据它公布的数据,仅今年1到9月,国美便关闭了158家门店,它们大多属于效益低下或过于密集的区域。而这直接降低了它的销售额,幅度为27.84亿元,而且它还为此付出了1.2亿元的关店成本,导致净利下降。不过,前9个月,它也新开了41家门店。
国美电器副总裁、新闻发言人何阳青表示,店面网络优化策略确实影响了销售收入和利润,这是“必须经历的阵痛”。如果不采取这一措施,公司将存在亏损2.21亿元的潜在风险。
他强调,尽管经历了阵痛,但公司营运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环比计算业绩可能更合理。公告显示,今年一至三季,国美营收分别上升了3.24%、8.79%和2.85%。它的单店运营质量也在明显改观,出现了去年第四季以来首度同店销售同比增长局面。其中,第三季单店平均销售约1435万元,同店增幅为2.05%。它不再回避之前模糊的每平方米销售表现,2008年第四季,它的单店每平方米营收约3100元,如今已达3800元。
它的财务看上去好多了。贝恩资本注入、公开发售和摩根大通承购新的2014年可转债,让它的资本金达到53.07亿元。此外,它还回购了本金约13.26亿元的旧2014年可转换债券,手里宽松许多。
但分析人士说,此前承诺取消进场费,也是上季业绩表现不太理想的原因。国美电器常务副总裁王俊洲表示,“合同外”收入确实大幅下降,但合同内收入也相应增加了,这降低了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不确定性”。
国美电器董事长兼总裁陈晓对业绩好像很满意。他说,减少117家门店导致利润下降,幅度可以接受,因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在管理上提高效率,盈利模式也要改变。他说,以提高单店效益与盈利能力为导向的战略转型已初见成效。
但是,这个领军人上月却减持了国美股份。昨天,他似乎有意表示,没有进一步减持计划。
这个曾扩张迅速的公司,正变得谨慎。过去多年,它曾高调说要进军海外,昨天它说,中国市场很大,不会涉足国际市场,仿佛有意刺激对手苏宁联姻日本的行动。
但苏宁电器的第三季业绩却明显好过它。以上市公司门店创造的营收计算,苏宁高达391亿,超过它近76亿元,同比增幅39.94%;净利17.12亿元,几乎是国美的2倍,同比年增长65.03%。
(第一财经日报 王如晨)
相关报道:国美前三季净利润同比下降42%
在黄光裕出事整整一年的日子里,国美电器(0493.HK)对外公布了贝恩投资入股后第一份季报。
根据国美电器11月18日公布的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其314.3亿港元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3.64%,而净利润也从去年同期的15.93亿港元下降到9.65亿港元,曾经的行业领导者已经开始全面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
据10月底苏宁电器公布的三季报,其19.7亿元的净利润是国美电器的两倍强,而其近416亿元的销售收入也比国美多出了1/4。
对于业绩下降的原因,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总裁陈晓告诉本报记者,“在金融危机和前大股东案件的双重影响下,国美电器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经营指标的大幅下降,虽然在经过销售门店优化升级、以及供应商合作关系调整,今年出现了逐季上升的情况,但要回到2008年前三季度的黄金时期依然有难度。”
此外,按照国美电器代理财务总监方巍的介绍,出于谨慎财务原则,国美电器在今年的半年报和三季报中共进行了一次性关店摊销的计提,其中一次性关店赔付为5935万港元,而一次性装修、人工赔付摊销则达到6849万港元。
与此同时,由于国美电器今年8月推出的管理层期权激励,使得国美电器潜在第三季度在管理费用中增加了3463万港元的期权费用,这些财务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公司的净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09年前九个月,国美电器实现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了13.64%,但是其销售收入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已经进入了恢复性增长周期,今年第一、第二和第三季度环比分别上升3.24%、8.79%和2.85%。
此外,国美电器的报告中还指出,在今年前三季度国美电器关闭58家低效益门店及新开门店41家后,国美电器上市部分的门店数量已经从最高峰时的859家下降到目前的742家,净减少117家门店虽然使国美电器的销售收入减少了27.84亿港元,但同时避免亏损2.21亿港元。
这些门店优化升级的措施导致其单店销售和单位面积销售额都有了明显增长。公开资料显示,国美电器今年第三季度单季每平米销售额从去年第四季度的3100元增长至3799元。
陈晓告诉记者,“2009年初国美电器曾提出要净减少100家门店,到今年9月底公司已经净减少了117家,调整力度超过了管理层的预期,这是国美电器门店优化的高峰期,接下来还会继续调整,但是2009年有望恢复门店数量的正增长,而公司的经营业绩也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开始恢复同比正增长。”
此外,在业绩提升的同时,国美电器的财务状况也有明显改善,今年六月以来,国美电器通过引入贝恩投资、公开发售和摩根大通承购新的2014可转债,使公司资本金加强共约53亿港元。
陈晓表示,“近期我们还会在财务上进行安排,包括回购等方式,我们的资金目前完全可以应付提前赎回旧可转股债的需要。”
业绩的恢复和财务状况的改善也导致了国美电器股价的持续上升,国美电器的股价也在2009年11月17日创出了去年9月以来的最高价2.9港元,今年8月入股的贝恩投资的投资已经在短短三个多月中增值了1.7倍,而陈晓甚至开始后悔一年前(2008年10月)安排的那次股权减持。
香港联交所的权益披露显示,2009年10月20日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总裁陈晓当天以1.379港元的价格减持了7100万股套现9806万港元,这是继今年8月陈晓向其女儿陈叶赠予7000万股后又一次大规模减持,其持股比例已经下降到1.47%。
值得注意的是,在陈晓这次减持的当天国美电器股价已经升到了2.5港元左右,对于这次减持陈晓11月18日告诉本报记者,“这是一年多前我做出的减持,上个月才完成了最后的交割,去年9-10月国美电器的股价处于连续大跌的情况,我只能作出这样的选择,但是现在我对国美电器的未来充满信心,而且没有继续减持公司股票的意愿。”
(作者: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