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机食品专区。

超市里海产鱼类的选择丰常多。

超市自制的面包种类繁多。

有些超市推出食品检测表。

超市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人习惯了每天下班都到超市去买菜,有人把逛超市当行街,有人去超市里面看食材找灵感……广州超市到了如此贴身的程度,除了因为它们的数量越来越多外,也因为近来超市纷纷掀起升级潮,不再局限于斗平、斗大,而是往精品化、品位化、专业化方面upgrade自己,更加注重健康和安全。有机专柜、无糖区、儿童货架、安全产地追踪制度等纷纷推出,而外国食材进口零食更是纷纷涌入,甚至有超市和品牌合作,推出了只供自己销售的独家产品。究竟现在超市有多IN?本期记者与你一一剖析。
设计味与人性化合一 超市还是等于无装修的卖场?如果你今时今日还是这么想就OUT了。现在逛超市的已经不局限于家庭主妇和师奶,更多的年轻白领也把逛超市和逛街等同起来。因此现在的“新扎”超市会越来越注重设计元素的加入。像天河岗顶娱乐广场的百佳最新超市TASTE就是属于百佳的精品化高端超市,在香港是专门选择在新兴商场和地区开设的西化大型超市,它在设计上就采用了时下流行的黑色天花来强化人们对货架商品的注目,同时更注重空间的视觉宽敞效果,一反以往超市多采用落地式冷柜,而是用上了挂壁式冷柜,里面的商品全部正面竖立摆放,消费者无需弯腰都可以一目了然,颇为方便。至于吉之岛最新的东方宝泰超市,更是以颜色来区分不同货物区域,譬如黑色是生鲜区,白色是普通食品区等,甚至连灯光都加以人工调校,角度全部聚焦于货架商品之下,令老年人看标签更为清晰。甚至连孩子现在也可以自己从以往高不可攀的货架上选择自己的商品,因为设立了专门的儿童专架,高度比普通超市货架高度矮1/3左右,配备有方便移动的儿童专用脚凳,可以让孩子踩上去加高选择看中的货品。至于麦德龙,则蔬果区采用绿色,红色区销售肉类、蓝色代表水产品、黄色代表面包房,整个商场的食品区域被4种颜色区分。
同时,现在的新超市不仅要求货品新鲜,还越来越向专业级批发市场看齐,譬如在超市里面设立专业的海鲜池、冰鲜鱼碎冰保存柜等;同时还大有向便利店和熟食店功能发展的趋势。譬如TASTE就在门口增加了专门的以小吃为主的熟食档,现场即制过百款点心小吃,方便上班一族上下班时路过购买。
有机食材专区成气候 同时,随着近年健康食品渐渐成为主流,今年新开的各个超市纷纷升级各种食材区域,把有机、绿色、无公害食材独立成柜摆放。像天娱百佳超市TASTE,就专门为供港蔬菜种植基地出产的新鲜蔬菜设立了专柜。与此同时,有机食材专柜更是在新型超市中大行其道,甚至连猪肉都细分为有机、农家、绿色等好几种,各自有专区销售,不再像以前那样埋在一堆普通食材当中。记者在吉之岛随机采访到的消费者Elsa就表示:“现在的人很注重健康,所以特别留意有机和绿色食品,即使贵也会买。不过以前都混杂在普通食品里面很难挑,现在独立成区就容易挑多了。”
而且为了适应都市人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的状况,在设立有机食品售卖专区之外,城中一些大超市还帮这些生鲜食材做调味搭配,而非局限于以往的汤料搭配,譬如买鱼搭配姜葱,买涮料已经配好调味酱等,为忙碌的白领当起生活小助手。
超市安全制度普遍建立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担心的始终还是食品的安全卫生问题。面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业界普遍意识到,仅仅依靠生产、流通企业的良心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全程的供应链控制体系,从源头抓好质量,实现全过程产品质量控制及可追溯性。为此,新兴超市就各自建立起自己的食品质量监督系统。譬如麦德龙的从“田头到餐桌”可追溯体系,也就是通过部分卖场内的查询终端或是登录相关网站输入追溯码信息,消费者就能获得该产品从农场到市场所有环节的详细信息。
对应的,在TASTE方面,则有自己的农场检定标准,利用蔬菜条形码身份证及农场检定监察系统的记录,百佳可快速查阅有关的蔬菜数据,除可以追溯种植的农田之外,还能翻查蔬菜的整个生长史。而吉之岛干脆就把自己的抽检实验室放在显眼处,同时在商场当眼处设立食品检测表,每日抽检不同品种生鲜食品的农药残留、瘦肉精等不同项目,力求让消费者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