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顾客“试消费”:用产品换忠诚度
发布时间:2010-02-04 | 信息来源:番禺日报
“我试吃过那个牌子的方便面,味道、口感真是不错,现在还在吃那个牌子的。”一位姓陈的小姐告诉记者,她有一次逛天河城的吉之岛超市时,看到某个品牌方便面在搞活动,于是她前去试吃,吃完后立刻买了几包回家,家里人也觉得不错,于是那个品牌的方便面成为她家中的常买产品。
“试消费”并不是什么新鲜促销手段,但是很多商家却不舍得采用,像一些卖服装的生意人就很怕用“试消费”,他们认为如果店中的衣服被一件件试穿过后,就很难卖出去。但是试想,如果不让消费者试穿,衣服就一定能卖出去吗?黄女士就这样告诉记者,不是任何一件看中的服装都适合自己,所以在买衣服时,一定会试穿后才决定购买。
记者看到,如今“试消费”又有卷土重来之势。在某网上,各种免费体验有很多,除了餐饮商家,文化演出、旅游户外、体育健身、美容保健等商家也现身其中。这些活动一般招募的消费者大概在10人左右。由于参与招募的商家往往都拿出了自己的招牌产品,因此吸引了大批渴望免费吃大餐的消费者。不少人将这一形式戏称为“试消费”。
区别于以前在超市中,食品经销商将一些食品切成小块或将小杯饮品放在盘中,供过往消费者免费品尝的“小打小闹”,商家在网上招募体验消费者所提供的产品价值更为高昂。商家为什么乐意花费时间、精力,拿出价值不菲的产品、服务去伺候这些“不花钱”的消费者?
我们通过一些参与体验式营销的商家的说法便知结果了。他们认为,“试消费”后的消费者所发布的点评,是最好的市场调研。它不仅能让自己收集到用户的真实体验,从而改进产品、服务上的缺陷,更为重要的是,商家的体验活动往往是为了推送新产品或为了提升人气,而消费者的点评呈现在人气很高的网络上,口口相传可以影响更多人群,可以短期内提升商家在消费群体中的人气、口碑,换来消费者的忠诚度。
专家认为,商家吸引消费者来体验自身产品、服务,并要求体验者发布点评,表明了时下消费群体对于消费决策的影响。春节前是消费旺季,商家希望通过积累更好的口碑,在竞争中取胜或者为自身的新产品打开出路,这是一项明智之举。
随着电脑的普及,商家应该重视消费者的心理体验,并利用好网络平台,打造形象与口碑,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产品,“试消费”就让消费者大胆试一试吧。
(作者: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