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联商网大会闭幕 专家细说零售业
发布时间:2010-04-15 | 信息来源:连锁经营
编者按:2010年4月8日—4月9日,由联商网主办的“润百·2010年联商网大会暨第七届中国零售业营销论坛”在南昌召开。会上,来自业内的专家就目前零售业的发展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模式创新以及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解决方法等问题各抒己见。
目前,中国零售业存在哪些问题?靠什么实现创新突破、支撑未来?未来需要零售要转型,如何转型?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业内人士一直思考和关注的问题,而此次联商网上各位专家所阐述、所探讨的正好是企业和行业所关心的。这一对症下药、投其所好为联商网的大会增加了不少人气。
浙江省人大财经委主任、浙江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丁耀民:零售行业发展需转变方式
近年来,零售行业不断快速发展,新的发展形势要求零售业要有更开放的心态,从而更好地优化整合资源,不断做大做强。2008年是突变的一年,当年的关键词就是一个字——“救”,救灾、救市。那个时候,浙江的经济指标开始往下走。2009年是非常复杂的一年,当年的关键词是一个“保”字,保增长,保企业,保稳定。通过2009年的努力,浙江省整个经济指标开始往上走,GDP增幅8.9%,财政总收入3600个亿,农民纯收入突破了1万亿。步入了2010年,我觉得今年的关键是“调”,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浙江的发展肯定会更好,更快。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战略部副主任张育林:企业应该更多地走出去
关于扩大开放的问题,尤其是外资零售企业,最近这几年有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针对外资开放是否过渡,是否已对流通产业安全构成威胁?比如说沃尔玛城镇扩张等等。对此商务部有一个基本的立场:继续扩大开放。不开放,国内企业的技术管理、资金、网络、产品的出口,都会存在更多不利因素。在这个基础上,企业应该思考怎么进行区域优化,在进行开放、引进外资的同时,国内企业要更多地走出去。相信我国未来的零售业,包括零售业在内的服务业,也能够更多地发展起来,走进国际的舞台。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零售业要转型,发展模式要转变
中国的零售市场,具有50万亿元的潜在市场,20万亿的银行储备,10几万亿元的金融资产。如何将市场变成企业的业绩,这一点是包括所有的地产商、供应商、开发商、策划商、支持商都共同面临的问题。如何推进发展模式的转变是当前零售业面临的一大问题。我的建议是:第一,从政策产值?转向市场;第二,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发展;第三,立足于区域,做强做足、做实,站稳脚跟;第四,从面前的市场向潜在的市场转变;第五,从商品的经营转向服务市场开发;第六,从平面经营向立体经营推进;第七,从重视形象工程转向社区发展,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
上海商学院教授周勇:谁能够成为供应链的主导者,谁就有了创新资本
探讨我国未来的零售企业,大致存在四个维度。第一个纬度是从客户端、需求端提升客户的价值,改变零售业;第二个纬度是从零度的角度考虑引进人才和降低价格;第三个纬度是要注重创新,比如说电子商务的发展,主题的商店、3 1模式、公园模式,还有其它的新兴模式等;第四个纬度是要做供应链的主导者,能够把前三者组合在一起,以客户端、供应端服务于产品并且创新,让三者成为供应链。谁能够成为供应链的主导者,谁就有了创新资本。
联商网董事长庞小伟:零售的本源是价廉物美
做零售业最本源的要素是物美价廉,而这主要靠降低运营成才能得以实现,阿迪超市在这方面是一个非常特别且典型的例子。这个零售商给我们的启发在于:最终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下来并获取成功的企业,它们都有非常朴素的价值观。这些朴素的价值观,使得他们有持续奋斗的动力。在阿迪里面,它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能力——价廉物美,而如今太多零售业的企业文化跟这个朴素的真理是背道而驰,华而不实。殊不知,顾客到店里要的就是最好的质量和最低的价格,企业文化也应该是服务于价廉物美,物美,然后尽可能的价廉。
海航商业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王志国:百货应当塑造自有品牌
目前我国国内的百货业都是由百货提供物业服务。在这种模式下,百货销售的货品都是由品牌商提供的,各地之间的差异很少。这种角色导致百货业在营销上很少有其它“绝招”。百货仅仅依靠商品的品牌,未来很难持续。相比较而言,欧美的模式更倾向于塑造自己的品牌,这也是国内要走的差异化的道路。现在中国的80后、90后已经成为百货业的主要消费者,这会影响中国零售业未来十几年的发展。对于新的消费阶层,零售业的发展只有跨区域的结合,通过股权,通过多种形式,突破地域限制,达到1 1>2的效果,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润百首席运营官吴元轼:零售企业要关注研发、营销和库存三个反映链
为什么中国制造永远被理解为品质差?因为大家在买货的时候总是有一个概念:我可以找到更便宜的。因此企业会想办法压缩他的成本,降低质量。中国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缺工潮。很多商品很难准时上架,因为工厂没有工人,没有工人就没有办法开工,机器没办法操作,这个现象会导致成本提高。企业没有办法提高采购单的金额,所以到最后中国的品牌就越做越差,越做越不能跟国外品牌相比。在这个前提下零售企业要关注三个快速反映链:研发反映链、营销反映链、库存反映链。研发是品牌的根本,尤其在中国做品牌;营销最重要的是让库存时时知道,不管门店开多少,只要有库存,就有成本。
江中集团紫金城总裁郝文彬:中国可能会诞生购物公园模式
总结过去三、四年,零售业已经出现了三个阶段,各种业态相互在一起整个得到了提升。21世纪商品的国际化促使消费行为逐渐超越国界,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可知,目前传统零售业面临着新的需求和挑战,传统商业模的很多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传统的商业模式无法使用更多的业态互动经营,难以形成整体的经营力;传统的商业仅注重卖场,缺乏休闲、娱乐,没有景观,购物是唯一的目标,无法满足人们多种的需求。如今零售业与商业地产是一种新需求,零售业发展在很多程度上依附于地产的需求,购物公园模式在中国也将有诞生的可能性。
知名职业经理人厉玲:购物中心须承担零售商的角色
很多购物中心之所以做不好,就是因为营运跟不上。为什么跟不上?购物中心还是房地产商的心态,没有把自己当作零售商,只重招商不重视营运。而想靠招商和收租金获得成功,在中国大陆是行不通的。做购物中心,就是做零售商,作为零售商,就要重视人流、物流和财流。房地产商不需要人流,但零售商必须“抓住”顾客。想要成功,必须加强营运。营运上接招商,下接物业,两翼是IT财务和推广。
百安居市场部总监蒋美兰:请到现场决定计划
看卖场是否成功,主要有五个评价的标准。一是转换率,二是停留时间,三是困惑指数,四是截击率,五是等待时间。研究消费者商场的购物行为,才能正确判断你该如何设计卖场体验。而所谓的购物体验就是在门店中消费者从进门到离开希望有什么样的体验。通常,顾客的购物体验如何主要看:外招是不是很有吸引力?主通道的指引,是强迫动线还是开放式空间?商品介绍是消费者语言还是商品功能?陈列的模式能不能激发消费者的灵感?写上的价格还是否打算让消费者看?请记住两句话:提出的概念与如何说服别人接受你的概念是同等重要的;千万不要在办公室里决定你的策略,请到现场决定自己三年或五年的计划。
台湾美华泰精品百货副总经理范国勋:体验是永久的记忆
美华泰整个生活流行馆之所以会成功,一是因为市场定位非常清楚,二是商品收集丰富,区别于一般的零售。三是有强大的资讯系统作为后盾来掌控整个商品的经销,创造新的行销的手法。四是卖场灵活度的展现,让消费者在卖场中不会有枯燥感。五是致力于会员的经营。最主要的还是体验式经营的成功。服务只是一个品牌,商品只是一个道具、消费只是一个过程,但是体验是永久的记忆。消费者如果在购物的过程中得到美好的体验,就会透过体验会爱上产品。
(记者 邵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