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业界资讯 > 详情
福州超市存标价陷阱 价牌缺失误导顾客
发布时间:2010-07-29 | 信息来源:福州晚报

  标价8.8元的商品,回家发现结账时被收了11.5元,这让台江区瀛福小区的林女士感到不解。昨天上午,她向记者反映了在沃尔玛超市购物遭遇的乌龙事,说:“我有被骗的感觉。”  

  商品结算价格比标价高 

  林女士介绍,26日晚,她在大利嘉城沃尔玛超市购物,回家后仔细核对账单,发现所购的雀巢鹰唛炼奶价格比标价8.8元贵了近3元钱。 

  第二天早上,林女士再次来到该超市确认价格,标价仍是8.8元。她向商家反映,得到的答复是:8.8元是支装的价格,而林女士所购的是370ml罐装,容量更大,价格一直就是11.5元。林女士质疑,货架上为何不见11.5元的标价牌,商家解释,价格牌可能被顾客弄掉了。 

  超市承认存在疏忽并同意退货。林女士认为,由于商家的误导,让她往返退货,要求商家赔偿交通费,遭到拒绝。 

  律师:商家有误导嫌疑 

  记者就此咨询了创元律师事务所的蔡思斌律师。蔡律师认为,超市的做法确实存在误导的嫌疑,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是主要过错方。但消费者在结账时,也有仔细核对价格的义务。 

  消费者能否要求赔偿路费?蔡律师表示,目前,路费赔偿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只能靠消费者与商家协商,商家酌情补偿。如果双方僵持不下,消费者可向12315投诉。 

  多家超市存在标价“陷阱”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林女士所说的超市看到,11.5元炼奶的价格牌已经补上去了,但还有一种粉丝没有标出价格,装价格标签的塑料壳空空地挂在那儿。 

  随后,记者暗访几家大型超市,发现或多或少地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标价“陷阱”。 

  在宝龙一家超市的旁氏专卖柜台,4款洗面奶只有一个标价。询问售货员,才知道其中两款洗面奶的价格稍高些。问及没有标价的原因,销售员没有回答,只是向记者介绍产品。 

  在黎明一家超市,多种口味的软糖价格不一样,却堆在一起,只标明柠檬口味的价格。在收银台旁边的架子上,两种口味的木糖醇只有一个标价。记者询问就近的收银员,收银员刷了价格后告知,两种口味价格不同。 

  消费者:商家不应忽悠顾客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像林女士这样被误导的遭遇,一些消费者也遇到过。超市方对商品结算价格比标价高的解释也是各种各样:货架上的价格还没来得及更改,但电脑的收银价提高了,以实际收银价为准;促销活动已停止,商品恢复原价;价格牌放错位置…… 

  消费者对此种种解释难以信服,认为这不仅仅是几角几元钱的问题,商家应该对消费者负责,诚信经商,而不是忽悠消费者。 
  (福州晚报 记者 赵铮艳 实习生 江婷婷)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