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业界资讯 > 详情
全球实体书店面临即将消失的危机
发布时间:2010-08-05 | 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经营16年之久的广州第一家三联书店结业倒闭,而北京的三联韬奋图书中心近日也缩减店面,腾出二楼开办咖啡馆,以减轻成本压力。在本周二,美国最大连锁书店巴诺(Barnes & Noble)董事会也宣布正在考虑出售公司。全球实体书店,面临即将消失的危机。 

  当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之后,实体书店的衰落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尽管这或许是场文化灾难。事实上,互联网摧毁的不仅仅是书店,而是彻底的改变了人类整个生活方式和文化,所以,在哀伤之余不必大惊小怪,这就是进化的力量。 

  由于承担很高的租金成本,实体书店所出售的书籍无法给出更低的折扣,而网络书店不同,他们庞大的销量足可以转化为进货时候的议价权,从而以更低的成本批发进来,同时又不会承担昂贵的实体店租金,因此,价格远远低于实体书店,并且是免费送货上门。在图书定价越来越昂贵的今天,读书人从网上下单再也自然不过。 

  我们以去年11月占据着英国图书市场5%份额的第三大连锁书店鲍德斯集团破产为例,可以看出这场灾难是如何发生的。2005年,连锁书店在英国图书零售市场所占的份额大概是42%,独立书店占10%,网络书店占10%,超市书店占据8%,其他份额则由出版社直销部等渠道占领。而到2009年,连锁书店的份额下滑到38%,网络书店的份额上升为20%,超市书店与独立书店分别占据10%,但超市书店在畅销书市场所占的份额远远高于独立书店。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导致英国鲍德斯倒闭的原因是亚马逊等网络书店和超市书店的低价折扣战。 

  但是,中国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在中国北京、广州这样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实际上仍然有数量足够庞大的图书爱好者将去书店作为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出版公司追求商业成功,而实体书店也有利润压力,因此,在图书出版和销售环节,越来越多的充斥着商业包装的粗制滥造的图书。 

  因此,图书出版质量的劣质化趋势,也是中国实体书店逐渐消失的一个原因。在最近发生的一系列公共事件背后,都有出版策划机构的影子,比如张悟本养生书籍、唐骏成功学书籍等。出版机构过度虚假包装的做法正在将图书市场推向毁灭,而一窝蜂式的市场开发,比如《货币战争》流行催生更多的“战争”系列,将好书驱逐出市场,也把那些喜好读书的忠实顾客赶走。 

  受冲击的不仅仅是实体书店,纸质书籍也面临消失的危险,而这也进一步威胁到了实体书店生存。亚马逊在2007年推出了Kindle电子阅读器,对图书阅读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今年8月3日,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表示,明年底前其电子书销量将超过平装书的销量,之后不久即可超过平装书和精装书的总销量。随着苹果IPAD的推出,这种更高质量的电子阅读平台将对传统出版业造成更大的打击。 

  不过,电子书在中国还不是传统出版业的现实威胁,因为电子出版行业资源仍未得到整合,比如缺乏版权保护与网络支付手段,以及更多的阅读平台等,出版公司并不愿意将新书制作成前途未卜的电子书,以免冲击传统书籍的发行和销售。在中国,所谓的电子书内容大都没有经过特别的加工制作,很多甚至是电子扫描形式。 
   
  与拥有内容与渠道优势的亚马逊开发生产Kindle不同,中国电子阅读器硬件厂商缺乏内容,从而勾勒出电子出版行业的现状:内容、渠道和终端彼此分散。以汉王为首的电子书企业,拥有的版权内容不仅少,而且缺乏新书。而刚推出Bambook阅读器的盛大文学,虽有将“云中图书馆”、电子书解决方案、电子书硬件以及手机客户端等联系起来系统优势,但是,其内容仍然以自己拥有版权的网络文学为主,出版业仍然远离这个市场。但这一切是暂时的,未来各种不断完善的电子终端将成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将会发生改变,传统的文字书籍可能让位于有声音和图像的电子出版物。这种新的轻阅读习惯将逐步改变传统书籍的形态以及表达方式。 

  实体书店不会消失,就像图书馆不会消失一样。它将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未来的世界存在。而在当前商业的社会,需要更高利润支撑的实体书店只有向高端方向发展才能生存,或许它将不再是普通人去浏览的公共场所,而可能是一家奢侈品店。当然,或许也会有政府资助的公益性书店,如果政府觉得有必要的话。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