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业盈利模式正在变 创新能力有提高
发布时间:2010-10-26 | 信息来源:上海商报
记者日前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近日发布的《零售业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研究报告》中获悉,中国零售企业的简单增长模式正在改变,企业利润结构渐趋合理。直接毛利率有所上升,而其他业务利润率(主要为供应商费用支持)出现了下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零售企业盈利模式正在转变。
零售企业增长模式简单
中国零售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从2005年到2009年,中国GDP平均增长10.5%,同期中国连锁百强企业销售平均增长23.9%。快速发展的同时,年轻的中国零售业仍然处在变革和转型阶段,普遍存在片面追求规模扩张、运营效率不高、企业竞争力差等问题。
为了解目前中国零售企业的资金链状况以及发展模式和风险,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同普华永道公司今年研究并发布了《零售业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研究报告》。研究发现,从全球看,零售企业存在“简单增长模式”和“成熟发展模式”两种增长模式。成熟的零售企业主要发展模式是以外部的长期稳定融资和内部持续商品经营利润支持其扩张,企业内部组织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高,经营管理效率高,规模效应明显。
报告指出,国内零售企业大多是简单增长模式。其运作方式是,首先,零售企业通过简单的规模扩张,包括开新店和并购活动,形成庞大的网点数量,以此带来巨大议价能力。然后,通过这样的议价能力,向使用其网络销售产品的供应商收取各种费用(如进场费、上架费、促销费等)获得利润。并且通过较长的账款账期,获得无息融资。从这两方面获得的资金继续支持企业新一轮简单规模扩大,获得更大的网络规模和议价能力。
简单盈利模式正在变化
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大型零售企业主要资金来源的27%为应付账款,这说明从供应商账款获得的资金仍是零售企业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研究报告显示,中国零售企业简单增长模式正在改变,企业的利润结构正在逐渐趋于合理。从2009年下半年起,零售企业收入增长有了明显恢复。特别是从毛利率情况看,零售企业总体综合毛利率并无明显变化,但从其构成中发现直接毛利率有所上升,而其他业务利润率(主要为供应商费用支持)出现了下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零售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变,减少向供应商的收费以改善合作关系。
除了供应商费用率降低和毛利率上升外,零售商还努力掌握零售经营和供应链的主动权、稳定供应商账期、对供应商融资扶持加大等,这些积极的发展来源于零售企业对行业发展进步的自身需要,也是解决零售企业各项问题的方向,反映了零售企业正在通过自身力量打破简单规模增长自循环模式的发展趋势。
企业创新能力有所提高
除了企业利润结构改变外,中国零售企业的创新能力有所提高,融资环境现状也有所改善。报告指出,通过创新发掘潜在消费,实现以差异化求生存、谋发展,已经成为广大零售企业的共识。近一两年,行业中涌现众多零售创新案例,包括业态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多方面,这些创新成本在优化系统、提升效率、改善效益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大大促进了零售企业增长模式的转变。
报告还显示,零售企业2009年从证券市场的股权融资有所恢复,但仍然仅为市场融资总额的2%左右。通过股权融资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前三年有过股权融资的零售企业其资产负债率要明显低于未进行股权融资的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
除此之外,包括风险资本和战略投资者也一直表现出对零售企业非常大的兴趣,特别是对新兴消费需求驱动的零售业态(网络零售等)。即使在投资环境低迷的2008年及2009年,对零售企业的投资活动仍相对活跃。零售行业作为中国最具希望的行业之一始终得到私募股权的青睐。
(上海商报 记者 叶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