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不少商场、超市的购物卡销售市场开始涌动。有人说,用购物卡送礼,联络感情挺好的;也有人说,送礼送购物卡,成了助长腐败之风的温床。昨日,记者就此走访了市区各大超市、卖场。
两天购物卡销量达500多万元
昨天下午2时许,市区世纪联华超市南国店的团购部,显得有些冷清。而随后走访的几家卖场的办卡点,情况也都大同小异。
“这几天正好是元旦假期,公司单位都休息,不然肯定忙坏了。”世纪联华超市南国店团购部的工作人员说,年关到了,办卡人很多,前两天该店的购物卡销量达到500多万元,少的话一天也有几十万元。
当记者询问,现在买卡是不是早了点时,好又多超市东海店团购业务处的工作人员回答说,现在买还好一点,节假日一过,这边肯定是人满为患,队伍就排得很长了。“每年年前一个月,都有很多人过来办卡。”该名工作人员称,目前一些公司都已经在提前办理了。
商家按一定比例返利
记者采访发现,商家通常还给一定比例的返利。比如像好又多超市鸿锳店购卡额度达到5万元,能有0.75%的折扣,即返还现金375元,并提供送卡上门的服务;而世纪联华超市南国店购卡额度达到5万元,可返还现金250元;开太百货现金付款1万元则送100元,以此类推。
谁在购买这些购物卡,究竟有何用?在开太百货内,一名中年妇女买了1张面值1000元、2张2000的购物卡,当问及这个问题时,该妇女简单回答说,公司的,送人。
好又多超市鸿锳店团购业务处的工作人员说,一般过来办卡的有个人,也有单位。单位有的是做员工福利,有的则是送礼。
购买购物卡存在一定风险
购物卡有时候会成了送礼卡,市民怎么看?在事业单位上班的王小姐说,用购物卡送领导,会助长腐败之风。也有市民觉得,有些单位送礼,可能是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合作。
对此,温州大学法政学院教师徐旭东说,用购物卡送礼这种形式是没有错的,关键是看如何使用。每年过年都会有购卡现象的存在,有的人送长辈、送朋友,能很好地联络感情。有的人则把它变成了送礼的一种方式:像送现金,风险大;送实物的话,可能不实用。送购物卡,相对比较隐蔽,而且卡不记名,这些优点让购物卡更受人“青睐”,也成了购物卡火热的主要原因。
不过,徐旭东同时也称,这样的购物卡其实是扰乱金融秩序的一种方式,温州一些商家以发券、购物卡等形式,代替人民币的流通,等于购物卡售出后,商家还没有销售商品就提前收钱了。商家要是倒闭,消费者手中的消费券或是购物卡就形同虚设,这样的经济纠纷很多。虽然在大型商家身上发生的几率不大,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记者 项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