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推出产销衔接的农副产品平价店 让利消费者
发布时间:2011-02-28 | 信息来源: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广州市正式推出产销衔接的农副产品平价商店。今天(28日)上午,广州市“新供销购物广场黄边店”举行了挂牌仪式。
这种平价商店主要销售粮、油、肉、菜、禽、蛋等群众基本生活必需的农副产品。在新供销购物广场黄边店”挂牌仪式之后,记者在其平价农副产品专区看到,有大白菜、米、萝卜、茄子、冬瓜、黄瓜、油麦菜、猪肉、鸡蛋等等很多品种。购买的人也很多。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的调查统计,平价商店的农副产品价格大约是全国平均价的一半。记者看到这里卖的大白菜是0.58元/斤,白萝卜是0.48元/斤。猪肉其他店卖18-19元/斤,平价店是8元/斤,都比市场价要便宜不少,相当实惠。
平价店能做到这么便宜的关键就是减少流通环节和流通成本,来降低终端消费价格。平价商店依靠产销对接、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经营成本,并把降低的这部分费用让利消费者。
商店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供销社签订产销对接合同或者协议,以低于市场价格销售群众必需农副产品,并在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时,承诺仍然按照与政府的协议履行稳价惠民义务。
同时,政府是有补贴给商家的,按照“先控后补”的原则,就是当市场菜价涨很高的时候,平价店仍然按照协议价去经营,如果这里面有亏损,由政府出钱来补贴。此外还有相应的税费优惠,解决商家的后顾之忧。
今天上午,记者走访了平价商店、果蔬批发市场和一家大型超市,这也是目前广州市通过产销对接实现平价的三种渠道。比如,记者去了广州市的江南果蔬批发市场,就像北京的新发地批发市场。那里有一个专区是供应平价蔬菜的,但是如果是普通的批发商来购买,就是按照市场价。如果是签了协议的直营店或者超市来买,就会按照协议价。
一些专业合作社也与乐购、家乐福、易初莲花、华润万家等连锁超市签订了协议,直供新鲜的农副产品,设立平价专区,价格也是非常便宜的。但是因为这些超市很多是在市中心、闹市区,价格有些小贵,像同等的大白菜的价格比平价直营店贵1角钱,但是也比周边其他农贸市场和超市要便宜多了。
目前广东省已经建成平价直营店40余个,广州市有5、6个,正式挂牌的就是刚才说的这一家。直营店不仅在全国,在广东省也只是试点,通过实践看一看这种方式是不是有生命力,效果如何,能不能推广开来。
广东省出台了《意见》,要求到今年底全省的平价商店不少于300家。到2013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省城市社区的平价商店网络,稳定农副产品价格的作用充分发挥。同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平价商店准入、扶持、补贴、运营和管理政策体系。
其实广东的这个平价直营店的点子是借鉴了新加坡的经验。新加坡的平价合作社旗下有130余家超市和便利店,占据新加坡一半的市场份额,商品定价比市场价要低10%-15%。在物价上涨时,这些店还会有更大幅度的降价,为政府平抑市场物价,促进社会稳定发挥出作用。平价商店不可能左右物价的涨跌,但它的出现对供应商的涨价有一定影响。
但是这种方式如何推广到全国?是不是可以推广到全国,目前还不能这么快下结论。比如,平价店的货源是否可以长时间保证?平价商店能开多久?农产品冷链系统和保鲜冷藏库等设施缺乏、落后,也限制着农超对接的展开。还有交易习惯的问题、以及政府补贴的问题。广东是经济大省,有这个经济实力,比如价格调节专项基金。但是其他省区不一定具备同样的实力。所以完全照搬广东的办法并不现实。
目前,广东省物价工作会议正在进行当中,惠州、韶关等市的相关负责人正在介绍经验,如何在广东省内推开平价直营店这种办法,成为会议上的主要议题。
(记者 舒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