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个“洋”头身价就暴涨 “原装进口”红酒的忽悠术
发布时间:2011-03-16 | 信息来源:东南网
超市里琳琅满目的红酒让人眼花缭乱。“干红葡萄酒的标签上写着原产地:法国,但是下面灌装公司和地址却在国内,到底是不是原装进口酒?”很多消费者都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红酒都爱标榜“原装进口”?“原装进口”红酒高价格与其品质是否一致?让我们一起揭开“进口红酒”背后的真相。
近日,记者走访家乐福、沃尔玛超市红酒销售区发现,进口红酒能占据红酒销售区大部分的面积,而且品牌、种类繁多到让人眼花缭乱程度,而国产葡萄酒品牌只有张裕、长城、王朝等几个品牌占据着一部分面积。
据了解,国内不少进口葡萄酒为了在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纷纷打起“原装进口”的主意,标签上面多写着原产地是法国。
国内分装便宜不少
为什么红酒商家纷纷主打“原装进口”牌?某红酒经销商陆先生对记者说,红酒和进口奶粉有“原装进口”和“进口奶源”两种一样,进口葡萄酒也是分“原装进口”和“国内分装”。
“其实,在国内有很多经销商会采用在国内分装的方式来进口葡萄酒,因为这种进口方式成本更低。”陆先生透露,这样一来,经销商不但可以用同等的运输成本进口更大量的货,而且在国内分装时也可以采用更加便宜的包装材料,成本上比原装进口葡萄酒节省不少。当然,品质也不及原装进口的好。
陆先生介绍,一般消费者奔着“进口”二字而去,往往觉得进口的品质肯定很好。事实上,整个红酒市场充斥着傍名牌、杂牌,其实这些酒中有些红酒的品质还是不错的。
“进口”红酒成本低价格高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0年一季度,我国进口2升以上容量的散装葡萄酒2267万升,增长86.8%,进口均价仅为0.86美元/升,算上税收、灌装、酒瓶包装等费用,一瓶750ml进口葡萄酒成本还不到20元。据了解,在一些酒庄里,存在不少从国外进口在国内灌装的现象。被灌装贴上外文商标的“洋酒”销售时能达到每瓶几百元,甚至更高,按照每瓶成本不到20元来算的话,价格翻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在法国很多普通红酒的价格也就10元人民币左右,加上关税、检验检疫等费用,不超过50元,而换个标签就能卖到几百元,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国外小酒庄甚至小作坊的葡萄酒,在国内也能卖到大品牌的价格。”陆先生说。“进口”红酒爱傍名牌
红酒不仅存在“原装进口”问题,还存在“傍名牌”现象,主要是由于中国消费者对红酒缺乏辨别力。陆先生介绍,红酒品牌“拉菲”在国内就有很多傍名牌的,前面也加“拉菲”两个字,后面带个拉菲家族、拉菲兄弟、拉菲特、拉菲尔这样很多的产品,很多人一看拉菲,知道,但是没有细看下面的内容。
据了解,像世界名酒拉菲,目前“大拉菲”售价在万元以上,“小拉菲”售价约在五六千元。其余几十元到几百元的拉菲或者某某拉菲,不可能会是真正的“拉菲”。一些打着5年、10年窖藏进口红酒,只要100多元,这连木桶的费用都不够,怎么可能是正宗的名酒?
进口红酒市场混乱
“现在进口红酒市场乱,主要体现在渠道、价格和品质上。”中粮酒业有限公司进口酒部品牌推广经理刘萍说,现在“进口”红酒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问题1.勾兑造假。市面上的“问题”进口红酒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酒是真的,装的是低价的进口红酒,或者普通国产酒,然后贴上名酒标签出售;或者有些则以红酒萃取液勾兑而成。
问题2.豪华包装。据记者了解,国外进口的葡萄酒基本没有盒装的,但是国内代理商用大量廉价的包装盒包装红酒,给人一种虚假“豪华”的感觉。而所谓的原瓶进口,除了庄园酒和庄园灌装原瓶进口之外,普通的原瓶进口很多并非在原产地灌装。
问题3.无标准。在法国跟葡萄酒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就有500多种,而中国目前一部都没有。红酒在中国没有行业标准,缺乏法律法规,进口红酒又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才造成如此混乱。
支招
进口红酒如何识别?
1.看有没有灌装地
区别原装进口红酒和国内分装,首先看标签上有没有灌装地。原装进口的是有原产地及灌装时间,并没有灌装地。反之则有。
2.看酒标及检验检疫中文标识
所有进口食品都要加中文背标,如果没有中文背标,有可能是国内分装或走私进口;再打开酒瓶,看软木酒塞上的文字是否与酒瓶标签上的文字一样。
而且,欧洲传统葡萄酒消费国的葡萄酒都是分等级的。比如,法国的葡萄酒法律将葡萄酒分为4级:AOC是最高级别的法国葡萄酒。拿一瓶酒,酒标上标示为Appellation 产区名 Controlee。一般来说这个标识的首尾两个单词是不变的,而中间的单词因产区不同,有变化。如果是国内分装,则没有这些等级标识。
3.查看条形码来辨识
国内分装产品的条形码应是69开头,法国原装进口应是3开头,00-09则代表美国或加拿大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