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业界资讯 > 详情
中国运动品牌陷入你死我活的价格战
发布时间:2011-07-26 | 信息来源:东方早报
  运动服装的一片涨价声中,分析师们却说,为应对大举借债和过度扩张所导致的后遗症,曾打算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东风赚上一笔的中国运动鞋和运动服生产商,正开始陷入你死我活的价格战。
  
  大华继显(UOBKayHian)的分析师KenLee在一份上周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说,截至2010年底,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五大运动服生产商,每家在内地都有7000家以上的零售店。
  
  KenLee说,这大肆开店的一幕,其实可以追溯到最近几年在香港出现的首次公开募股热,借着这股热潮,361度国际有限公司、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先后于2009年6月、2009年9月在港上市,分别募得2.31亿美元和2.24亿美元资金,推动其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
  
  KenLee说,接下来出现的却是各运动服生产商的零售竞赛。
  
  KenLee今年6月曾到中国内地六座城市考察零售业,他发现,它们的产品常常降价50%至90%销售。
  
  无独有偶,瑞信(CreditSuisse)分析师在本月早些时候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说,他们预计中国一些运动服生产商将出于生存需要而进行整合,这一行业今年下半年可能爆发一场危机。
  
  两家中国的运动服生产商最近发出的利润预警,是其眼下困境的现实写照。
  
  李宁有限公司7月7日发布预警说,其上半年利润同比最多可能下跌56%。一天之后,运动装品牌卡帕(Kappa)的生产商中国动向集团有限公司(ChinaDongxiangGroup)发布预警说,由于销量下滑以及计提2.2亿元(约合3410万美元)准备金用以向分销商回购积压库存,其上半年利润同比可能最多下滑75%。
  
  在上述盈利预警发出之前,KenLee已将运动服行业的评级从此前的“与市场大盘一致”下调为“减持”。他特别警惕李宁的零售战略。这一战略包括三年内将零售店面从目前的大约8000个增加至1万个。
  
  在某些情况下,零售商打算在一些已经开设了四家店的街区开设新的店面。
  
  KenLee说开更多的店无济于事。
  
  花旗集团在一份有关李宁公司的研究报告中说,新开设的工厂直销店推高了李宁公司的营业费用,但对提高整体销售额却几乎没有帮助。
  
  花旗集团说,李宁公司坚定推进工厂直销店的扩张战略,可能是想借此处理积压库存。
  
  尽管如此,KenLee认为销量下滑的趋势基本不可逆转,他预测李宁公司明年上半年会开始亏损。一个必须留意的关键指标是将于8月份出炉的销售数据,以及今年秋季发布的有关2012年批发需求的数据。
  
  上周,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以李宁公司和中国动向还要继续回购过季存货为由,看跌运动服行业的后市。
  
  尽管如此,一些中国运动品牌仍然对前景持有乐观的预期。在香港上市的特步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表示今年计划新增500个零售店面,地址主要在二三线城市的中心。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