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业界资讯 > 详情
赠品管理存漏洞 二次销售肥了促销员腰包
发布时间:2011-08-21 | 信息来源:今晚报
  走进超市、商场、数码卖场甚至汽车4S店,首先映入消费者眼帘的往往都是“超值赠品”、“买就送大礼”之类的宣传广告牌,那么这些好礼真的都能顺利地装进消费者的口袋吗?商家送赠品管理得都是那么规范吗?很多消费者反映赠品“被克扣”的现象究竟又是如何出现的?
  
  赠品管理存漏洞
  
  记者日前在本市一家大型超市采访时看到,许多商品都捆绑着赠品售卖,但捆绑了赠品的商品通常放在货架最外层,货架里面的同款商品大多没有捆绑。在该超市冷藏食品区,记者拿起两瓶捆有赠品的某品牌大果粒酸奶,向销售人员询问为何只有这两瓶酸奶捆有赠品,促销人员表示,“赠品都是现捆的,你要买的多我再给你捆”。随后,销售人员在货架上拿了两瓶酸奶和一袋袋装酸奶绑在了一起递给记者,可见被当做赠品的袋装酸奶也都摆在货架上正常销售。有促销员透露,很多超市搞活动时赠品也经常会被当做正价商品出售,消费者并不知情。据多次参与厂家促销的刘女士透露,赠品一般都没有固定数量,赠了多少厂家也不追究,有时看赠品比较好,促销员也有可能自己“收藏”,或换一些劣质商品赠给顾客。
  
  赠品网上卖,消费者不知情
  
  经常逛网店的消费者不难发现,很多知名品牌化妆品小样和小件数码产品都在低价售卖,消费者本以为捡便宜淘来的“宝贝”,其实都是免费赠品。据了解,网上店铺是“被克扣”赠品的主要去向之一。一家网店店主向记者透露,他店里销售的化妆品小样基本上都是通过商场、专卖店等渠道收购而来。这些小样原本都应该是厂家赠送给消费者的,但是有些消费者或者因为不了解促销内容,或者因为被销售人员有意隐瞒误导而与赠品失之交臂。一段时间下来,销售人员手中就会积攒不少的赠品小样,甚至包括一些化妆包、化妆镜等,这些赠品流入网店,立刻成为商品。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数码消费领域,不少网店销售的小件数码产品,实际上都是厂家的赠品,甚至很多包装盒上印有“非卖品”、“随机赠品”的鼠标、耳麦等,也都被堂而皇之地上架销售。
  
  规范促销,别让赠品“乱飞”
  
  本该属于消费者的赠品,却被克扣或二次销售,这明显是侵害消费者正当权益的行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规范的品牌厂商都不愿看到这类现象的发生,有的商家也在采取一些规范促销员、规范促销活动的措施。例如部分化妆品品牌就通过邮寄信件、发送短信等方式与会员顾客沟通详细的促销赠品信息,同时在卖场宣传广告中加大赠品明示的力度,避免赠品外流。一些知名数码品牌甚至直接把赠品品种和数量明细印刷在包装盒上,让消费者一目了然。部分商场超市也出台了一些严格的制度来规范促销员的管理,确保促销活动有序进行。当然,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也要多留个心眼,勤问活动赠品,多看促销通知,以免那本该属于自己的赠品变成“浮云”飞走了。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