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北仑超市用的基本都是PE保鲜膜
发布时间:2011-08-29 | 信息来源:北仑新闻网
自央视曝光部分超市滥用含有氯乙烯单体和塑化剂的PVC保鲜膜包装肉类、熟食后,近日PE(聚乙烯)、PVC(聚氯乙烯)等一连串专业术语不断地出现在各类报纸文章中,引起北仑市民的关注。区内超市包裹生鲜熟食的保鲜膜究竟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区内4家超市,采访了区质监分局、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所的有关负责人和专家,调查结果显示,区内超市大都已换用合格的PE保鲜膜。
暗访超市:工作人员不愿明说保鲜膜信息
8月22日,三江超市嵩山商场的肉制品专柜,记者看到冷柜里放着各种用保鲜膜包裹好的小盒肉品,其中部分直接接触肉品表面。这些保鲜膜呈白色透明状,摸上去比较光滑。问及这些保鲜膜是何材质,工作人员在上下打量了记者一番后,表示超市用的都是合格产品,具体情况他也不清楚,就不再回答任何有关问题。
在大润发北仑店的一个食品包装区域,透过玻璃窗,记者看到用来打包的机器上横放着一卷保鲜膜,卷轴直径约在10厘米左右,外面并没有任何包装以及关于材质的说明。工作人员称,并不清楚使用的是PVC还是PE保鲜膜,如有问题可以找卖场相关负责人咨询。
随后,记者又来到家乐福北仑店和加贝超市嵩山店,看到两个超市内的肉类及熟食产品均已用透明保鲜膜进行封装。当记者提出能否看一看尚未使用的大卷保鲜膜时,工作人员表示需要找卖场相关负责人。
市民反应:很少注意保鲜膜的材质
“这保鲜膜也有区别?”当记者问及市民赵先生对保鲜膜的材质了解多少时,他瞪大了眼睛,一脸诧异地反问,并说家里用的一直都是名牌保鲜膜,平时他也很少去看外包装上的相关说明,只知道用保鲜膜包裹的食物在放入微波炉前,要在保鲜膜上戳几个洞。
之后,记者又采访了几位正在购买肉品的市民,多数人表示,选购生鲜及熟食,主要看价格和产品质量,从来没有关注过超市用来包裹食品的保鲜膜。他们认为,保鲜膜的好坏很难用肉眼来判断。“看上去都一个样子,再说拿回家就扔掉了。”市民陆女士说。市民徐先生则认为,这类事情应该由商家及相关职能部门来把关,而不应该由消费者来操心。
在家乐福超市保鲜膜专区,记者观察到,相比较生产日期、材质及使用说明,不少人在选购时更关注宽度、品牌和价格。“贪贱买老牛,一年倒两头。”市民沈阿婆表示,包装上的专业术语、英文字母她看不懂,但价钱贵点商品质量总会好一点。
燃烧实验:有两家超市保鲜膜燃烧性状与PVC燃烧后相似
目前,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刊登了一种鉴别PE和PVC保鲜膜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PE保鲜膜用火点燃后,火焰呈黄色,离开火源后可继续燃烧,会发出蜡烛燃烧的味道,会滴油;而PVC保鲜膜由于含有氯元素,点燃后火焰呈黄绿色,没有滴油现象,离开火源后会熄灭,且有强烈刺鼻的异味。
在以上4个超市采访时,记者从冷藏区和熟食区买回了部分食品,撕下包裹的保鲜膜,用打火机将其一一点燃。当对从大润发北仑店买回的样品进行实验时,记者发现,保鲜膜被点燃后,移开打火机,保鲜膜上的火焰立刻熄灭,且没有蜡油滴下。加贝保鲜膜的燃烧性状与大润发的相似。家乐福北仑店和三江嵩山商场使用的保鲜膜在点燃后,顷刻便融化成蜡油状往下滴。
超市回应:委屈,生鲜熟食使用的均是PE保鲜膜
按照实验观察,大润发和加贝两家超市保鲜膜燃烧性状与PVC燃烧后很相似,那么是否就可断定其所使用的是PVC材质的保鲜膜呢?带着疑问,8月23日下午,记者分别采访了两家超市的相关负责人。
大润发生鲜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去年起,超市生鲜和熟食区就全面禁止使用PVC保鲜膜,全部改用PE保鲜膜。他从电脑中调出目前蔬果课、肉品课所使用的保鲜膜进货记录,记者看到,上面标注的保鲜膜材质均为PE。
记者提出能否到生鲜部门看看保鲜膜的实物,该负责人表示没有问题。在生鲜区,肉品课二级大师傅金忠愚拿出一箱他们平日里使用的保鲜膜。硬板纸做成的包装箱上,“郡是保鲜膜PE”7个大字甚是醒目,右上角上还印有QS标志。打开包装箱,里面共有6大卷白色保鲜膜,每卷保鲜膜上均没有标明材质。“每个月大约需要用10卷。”金忠愚说,与原先PVC保鲜膜相比,PE保鲜膜粘性会弱一点。
当记者将暗访取样的实验结果告知该负责人时,他表示可以当场取样进行测试。记者从熟食区的“自制台湾原味香肠”上撕下一大块保鲜膜,面积大约在0.022平方米左右,也就是大多数人将两个手掌平摊在一起时的大小。
走到超市外的一个楼道口,金忠愚用打火机将其一角点燃。起初,打火机在保鲜膜一点燃后就被挪开,火焰也在一两秒后自动熄灭,看不到蜡油状物质滴下。但当金忠愚将点火时间延长至保鲜膜一角充分燃烧后,再移开打火机,黄色火焰就不容易熄灭,燃烧殆尽后,还可以在地上看到一堆蜡油状的物质。
在加贝超市生鲜部,经理陈先生调出的进货记录显示,该超市生鲜熟食使用的保鲜膜大都来自杭州鑫大野超市设备有限公司,均为PE材质,产品包装箱上也印有QS标志。“自台湾发生塑化剂事件后,我们的保鲜膜就全换成PE了。”该公司营运总监王朝红说。
专家说法一:燃烧鉴别法准确度有限
对于目前“燃烧法”鉴别PE与PVC保鲜膜的准确性,记者采访了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所理化检测中心主任何一芳。“这种方法,我自己从来没有用过。”她表示,采用“燃烧法”,更多是从感官上对两者进行甄别,比如火焰的颜色,发出的气味,但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她认为,若要准确地判断保鲜膜质量,还是应该送入专业机构,比如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所,进行检测。
专家说法二:购买时认准QS标志,使用时看清说明
据区质监分局食品科科长潘志强介绍,目前企业生产的保鲜膜主要由两种原料加工而成:一种是聚乙烯,简称PE;另一种是聚氯乙烯,简称PVC。PE保鲜膜对人体基本无害,可用于各类食品,如肉食、熟食、油脂食品、蔬菜、水果的防护和包装。而PVC保鲜膜因含有氯元素及塑化剂,对人体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被国家列为限制类别。
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加强食品保鲜膜监管有关问题公告》,禁止企业用PVC食品保鲜膜直接包装肉食、熟食及油脂食品。同时,要求食品保鲜膜生产企业,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明产品的材质和适用范围以及不适宜使用范围,凡是不按要求明示的,一律禁止销售。
潘志强说,目前市场上标有QS标志的保鲜膜是安全的,市民可放心购买。此外,他提醒市民,在使用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外包装上的标注。
在杂货铺买保鲜膜更要谨慎
在走访超市的途中,记者来到新碶老菜场旁的一家水果店买西瓜,看到店主应客人要求将西瓜切开一半后,用保鲜膜盖上卖。不过其所使用的保鲜膜为黄色大卷包装,从侧面能看到保鲜膜卷轴内侧的简单说明,但却没有厂家、品牌、材质等信息。这样的保鲜膜是否真的具有“保护”作用?
据店主介绍,她用这种保鲜膜已经有两三年了,附近的同行也都在用,没听说出过问题。“一卷要45元,贵,不过很耐用,粘性好。”她说,自己的这卷就是在附近杂货铺买的。
记者在附近的四五个杂货铺发现,每家店均有销售各式保鲜膜,有的外包装上有QS标志,有的根本没有外包装,只是用简易的塑料薄膜进行包裹。这些简易包裹的保鲜膜颜色大都微微泛黄,没有厂家、生产日期、QS标志等相关信息。其中有一款上写有“NANYAWRAP”,摊主告诉记者,这是进口货,一般用来罩西瓜的,一卷长300米、宽30厘米的规格产品要卖45元。“很多酒店、快餐店都到我这里来拿货。”他说。
随后,记者在淘宝网上也搜到了类似包装的产品,在“宝贝详情”一览中,其所标注的材质为PVC。在一家名为“青岛奥顺达塑料制品包装总汇”的店里,记者看到该产品的生产企业为南亚塑胶建材(南通)有限公司。但是区质监分局有关部门负责人称,目前无法在其系统中查到相关产品生产厂家信息,也就是说该产品并没有标有QS标志。他建议,市民在购买时还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