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为加油站提供了稳定的客源。这让中国最大的成品油销售商中石化在油品销售增加的同时,在便利店等非油业务上也找到了突破的机会。
2月11日,商务部发布的《关于促进加油站非油品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称,“十二五”期间将推动非油品业务加快发展,鼓励、协助新建加油站开展便利店等非油品业务。这对中石化来说无疑是一利好消息,因为它从政策上保证了中石化非油品业务发展进一步提速的可能。
2011年,中石化以加油站便利店为主的非油业务收入已经达到82亿元,今年将有望突破100亿元。对于一个年销售收入超过2万亿元的庞大油企而言,100亿元看似微不足道但这一数额已经超过了沃尔玛2010年在中国销售收入的1/4。而从开始做非油业务到百亿销售额,仅用了4年时间。
“随着油品增量逐步放缓,油品盈利增长越来越低,但非油品业务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中国石化非油品处处长刘志华对记者说。这决定了中石化将非油品业务发展为公司的主业之一。如何加快非油业务的发展将日渐频繁地出现在中石化领导层的议事日程中。
单一的非油模式
利用加油站的终端及场地优势,开展非油品业务,可包括购物、用餐、汽车保养与维修等多项服务内容。但“中石化目前加油站开展的非油品业务,最主要的还是做便利店,”中石化销售公司非油品处主管范晓说。
这一可概括为“加油站—便利店”的模式,执行方式看似很简单,就是在加油站里设立便利店,提供各种商品、服务,为开车一族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同时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为企业创收。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就开始在国外流行。在油品业务不佳的情况下,便利店等非油品业务甚至一度成为加油站主要利润增长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