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业界资讯 > 详情
经历20余年 第五代便利店体系呼之欲出
发布时间:2012-03-26 | 信息来源:中国商报
    毋庸置疑,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总会对传统的商业结构造成冲击,同时,传统的商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会努力适应这种改变。这种适应性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更是被动的,但是这种被动改变却对传统运行的商业模式的更新是一种“活水之源”。

  便利店体系在国内发展到今天,经历了20余年时间。在这个期间,经历了启蒙阶段、传统阶段、经典便利阶段、细分便利阶段,目前,整个便利店行业走到了又一个分水岭。

  便利店发展轨迹

  1.原始便民店阶段,也称之为便利店启蒙阶段。这个阶段在国内应该是在改革开放初期。

  背景: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个体工商业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作为最简便、最快捷的街边小店、杂货店业态一夜之间布满大街小巷。

  特点:这些小店一般多为夫妻老婆店,进货渠道是自己寻找批发商,营业面积多为十几到几十平方米,商品不讲究陈列,服务对象是周边社区居民。

  2.典型便民店阶段,也可以称之为传统便利店阶段。

  背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大规模城市改造启动,旧式平房为新建楼房所代替,城市规划和设计开始应用到实际建设中来,“门面房”作为城市硬件改造的成果,提升了便利店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特点:这个阶段的便利店开始讲究商品陈列了,店面环境的升级,让更多的店面从杂货铺式的便民店转向要求形象和服务的便利店了。陈列道具有了讲究,商品维护有了章法,具备了有意识的服务行为,营业面积稳定在25至50平方米之间,POS机尚未使用,收银以手工为主,服务范围扩大到社区以外的流动性人口。

  3.经典便利店阶段,也叫常规便利阶段。这个阶段的标志应该是连锁便利开始拓展阶段,时间大概在2003年前后。

  背景:中国加入WTO,零售市场相对开放,包括7-11在内的便利店开始进入中国。中国零售市场上相对起步早的一些公司,开始模拟、学习这些先进的便利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它们将这些公司做了深入的研究后,针对区域市场的特点有意识地改良,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便利店。

  特点:集中采购,分别配送,讲求统一形象,统一服务,允许加盟,商品管理开始进入单品管理阶段,POS系统广泛应用在便利店的管理上。面积稳定在50至70平方米上下,单品数量稳定在2500上下,是经典的便利店模式。这个模式直到现在,零售百强的便利店品牌还在沿用。

  4.市场细分便利店阶段。这个阶段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模式,更多的是生鲜便利。

  背景: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经济危机,中国市场积极应对,物流业作为被振兴的一个行业,空前地被重视起来了。同时,30年的改革开放,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要求的提升,也为市场细分奠定了充分的市场条件。

  特点:生鲜日配作为居民生活必需的流转最快的商品分类,由于在大超市仅仅是一个部门,商品的质量和卖相以及现场管理受到很大制约,于是这个部门被分解出来,成为便利店模式下最主要的细分便利店。目前,在国内生鲜便利主要有主食便利、蔬果便利、日配便利等专业便利店。这些便利店商品周转快、店面管理有序,商品资源充沛。运行模式采用的是经典便利的运行模式,盈利能力相当强。

  5.第五代便利店应运而生。这个形式的便利店在2010年年中在国内市场初见端倪,在2011年年底形成基本模式,并实现了系统对接,基本完成了这个模式的搭建。

  背景:网购成为了现今成长最快的销售渠道,但制约这个渠道发展的是配送以及服务,有一些企业对此进行了两三年的尝试,终于探索出一条基本可以配合网购终端服务的便利店运行模式。当然,这个模式目前还在磨合阶段,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模式将成为未来便利店的最主要模式。

  特点:融服务与销售为一身,兼含配送功能。

  第五代便利店产生背景

  第五代便利店的模式形成有很多的因素,但是综合起来看,不外乎三个主要推进因素。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商业进步的主要原因。

  商业的每一次进步,商业的每一次改良,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技产品的运用。芯片技术的广泛使用,推进了商业管理从模糊管理向单品管理的转型,POS系统的使用,标志着现代商业的成型,售卖方式更加宽松,商业服务更看重人性化。网络的兴起,催生了新一代商业模式,远程的交易和结算丰富了商业的概念,商业被放大到了生活的层次。

  其次,新型商业模式的组合可以对现有商业模式的改良起到创新和推动作用。

  毋庸置疑,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总会对传统的商业结构造成冲击。同时,传统的商业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也会努力适应这种改变。这种适应性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更是被动的,但是这种被动改变却对传统运行的商业模式的更新是一种“活水之源”。在商业发展史上,这样的例证不胜枚举。追溯到坐贾行商的古代,沿革到百货业态从分散经营到集中营业,再到超市对市场的改良,再看现在,网络销售对实体经营的冲击,既是销售模式的变化也是市场观念的改变。可以这样认为,新型商业模式本质上是对传统商业模式的改良和提升,无论新型商业模式的外在表象怎么华丽,本质上还是传统商业的手法外延。

  在商业领域,创新更多地体现在业内多项商业形态的组合,这个组合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由于新技术使用而把几个业内不同形态的商业模式进行整合,从而催生了全新的业种。

  最后,以人为本的商业思想是商业模式不断改良的推动力和创新之源。

  从形成现代零售概念以来,商业一直在追求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这个理念指引着零售商业不断引进新的技术,不断创新业态形式,不断地从市场的角度开发着可以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

  第五代便利店市场前景
  经典便利店的生存理念

  距离的便利性

  便利店与超市相比,在距离上更靠近消费者,一般情况下,步行5至10分钟便可到达。

  购物的便利性

  便利店商品突出的是即时性消费、小容量、急需性等特性。与超市相比,便利店的卖场面积小(50至200平方米),商品种类少,而且商品陈列简单明了,货架比超市要低,使顾客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商品。据统计,顾客从进入便利店到付款结束平均只需三分钟时间。

  时间的便利性

  一般便利店的营业时间为16至24小时,全年无休,所以有的学者称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Any Time”式的购物方式。

  服务的便利性

  很多便利店将其塑造成社区服务中心,努力为顾客提供多层次的服务,例如速递、存取款、发传真、复印、代收公用事业费、代售邮票、代订车票和飞机票、代冲胶卷等等。

  “便利”在网络时代的要求和变化

  购物便利在网络时代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要求。其实,电商落地的提法说了有好几年了,但是一直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可以参照。

  从近年来整个便利店系统的运作经验看,经典便利店的运行正在逐步因便利而改变着,天津津工超市作为这个行业的代表,在行业内部的成功具有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第五代便利店的特点

  按照商业创新的历史轨迹,根据目前的市场需求,顺应“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原则,未来一段时间,便利店必须满足新的服务要求,换句话说,就是要满足商品以外的服务性需要。

  首先是解决商品多样性供给问题。

  经典便利店的面积一般不会超过100平方米,在这样的空间内,单品数量一般也不会超过2500个,那么,日交易数量应该在450次上下,客单价应该在12元左右,每店用工应该在5人上下。

  我们说,要想提高店面的盈利能力,一个途径是提高客单价,一个是增加来客数。但是,这样的途径的基础是商品结构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换句话说是:商品和环境一定要有可以销售到这个水平的保证。但事实却是在这样的硬件环境下,完成这样的目标是不现实的。

  不过,是不是就无法实现了呢?也不尽然,借助于网络,拓展于协作。虚拟的平台可以实现10000个单品,或者是100000个单品的展示,这样,高单价商品,大件商品完全可以实现在便利店的售卖。倒推一个思路,网络销售的落实总要落脚在实际售卖环节。如果用实际售卖环节解决网络销售的难题,是不是可以更为简单呢?

  其次是顾客商品的获得途径。

  分析顾客获得商品的途径,先不考虑付款方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具备购物体验的到店购买行为;一种是送货上门的服务式享受消费行为。两种行为在商业属性上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交易地点和方式的不同。对于顾客来讲没有区别,对于商家来讲同样没有区别。

  按照中国传统商业理念,行商坐贾,送货上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对于消费者来讲,现在的购物大环境是:购物时间成本增加;花费在购物上的非购物货币成本增加;情绪成本增加。尤其是日用品消费行为,不再是一种良好的购物体验,反而成为了一种生活负担。

  于是,解决这个负担不仅仅是商家模式的问题,更成为了商家的社会责任。直截了当地解释,就是说,配送到家的商业服务是社会责任的体现,是低碳生活的要求。

  再次是商品后续服务的问题。

  相对于进店消费,送货上门的商品后续服务问题包含了两个环节:一个是交货环节;一个是使用环节。

  互联网官方发布的退货比例,是4%,还有一个比例是互联官方发布的8%的受到恶意欺诈的商业行为。加起来算应该是12%。而实体店在2010年全年平均退销比是4.5%。

  两个数字比对后发现,送货上门发生的商品退货的比例要远远大于购物体验的到店消费行为。因此,有实体店依托的第五代便利店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最后是商业服务模式的升级问题。

  网络促进商业模式的升级,经典便利店与网络销售相结合的第五代便利店模式会越来越普遍。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