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在阳新蓬勃发展
2003年8月30日,阳新第一家集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惠美家”综合超市成立,在此之后,中商、家德福等本地超市相继成立,彼时阳新市民对“超市”的概念并不熟悉。
“以前都是隔着柜台看中某个商品决定购买后,才向营业员要求把东西拿出来。”市民黄女士回忆,“超市出现后就完全改变我的消费习惯,我可以在超市内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商品。”此后,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超市。不过,由于当时的本地超市开展的促销活动力度不大,加上当时阳新有限的购买力,超市营销并没有占据太大分量。
直到2008年年底,中百仓储进驻阳新后,“超市”在阳新的发展才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随后几年,几家超市相互竞争,抓住每一个可以做促销的节日,各施奇招以抓住消费者。中百仓储经理黄龙称,正是在接二连三的“促销”活动中,让人们认识到超市的便利不光是卖场提供丰富的商品以及自由的购买方式,更大的便利在于促销和特价。因此,超市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人们传统的消费习惯。
据了解,目前在城区内有中百仓储、惠美家、中商和家德福四家大超市,其中,惠美家在浮屠镇和富池镇都有分店,而“生存”于各个居民区内的小型超市更是不计其数。
根据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以大商场、大超市为主的现代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的快速发展,全年销售额达到了一亿多元,引领了全县零售业的持续稳定较快增长。
一站式购物服务改变消费习惯
市民柯女士十分喜欢在超市购物,“推着一个货物车,在超市内任意穿行,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往车内一扔。”她感到这样的购物方式很令自己满足,像柯女士这样的市民还有很多。
这正是由于超市内的商品品种齐全,挑选方便的特点所造成的。人们可以在一个商场内购买到日常生活所需的绝大部分商品,小到一根葱、一袋食盐,大到一台冰箱,可以是牛奶、鸡蛋,也可以是衣服、鞋帽。这种被称为一站式购物服务、和超市内的低价策略,已经深深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此外,大量到大城市务工的人员每到过年期间回阳新时,都愿意在超市消费。“习惯了在大超市买东西了。”而对于打工大县的阳新,过年期间超市正是盈利的大好时机,黄龙说,今年过年期间有三天的当天销量突破了100万。
对于消费者的转变,黄龙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就是购物袋:2009年上半年有偿购物袋的出现令许多市民难以接受,他们认为超市、商店就应当提供购物袋。当时还有市民为了拒绝付钱买购物袋将选好的两车商品退还给超市了。“但在各个超市始终坚持落实有偿购物袋后,市民也逐渐开始循环使用购物袋,培养出了环保的理念。”
市民朱先生对于超市则有不一样的体会,“吃完晚饭带4岁的儿子到中百仓储转转成了每天固定的工作之一。”他告诉记者,超市里面有各种图书,累了可以那几本书看一看,夏天还可以纳凉,在超市内还可以顺手买一些日常用品,特别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在记者随机采访的时候,许多市民认为超市还有地标的功能,“中百附近”、“惠美家旁”已经成为人们每天都会用的词语。除了城区外,乡镇的超市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在乡镇也能买到城区内才有的商品。
超市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大
黄龙向记者介绍,中百仓储在2008年成立后三年,每年销售额都以增长20%的速度上升,2011年的总销售额达到了6000万元,这一数据还是在超市内没有生鲜蔬菜的情况下完成的,黄龙表示如果能加上这些商品,突破一亿元没有问题。
黄龙透露,中百仓储总部对阳新市场十分看中,对于阳新市场表现出了极强的信心,认为随着城东城区的发展,城区人口的增加,阳新县的购买能力将会逐年增强。总部正积极寻求与县政府合作,力争在城东新区新开店,除此之外还会考虑到乡镇设分店。
据悉,生意上尝到甜头的惠美家正筹划在其他乡镇增开分店。此外,去年还传出又一“超市巨鳄”武商量贩将入驻阳新的消息。虽然目前武商量贩暂无最新进展,但这些事实都表明,众商家还是期待在阳新谋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