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这是南京4月初的天气,也同样适用于国内零售业的现状。在2012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是今年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之一;但盘点今年一季度销售业绩时,不少零售业大佬坦言,销售未达预期。
这让昨日正式闭幕的2012联商网大会暨零售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参加会议的商界人士谈论最多的关键词是“探索”与“转型”。
零售业面临经营压力
“今年前几个月,大家的直观感受就是不如去年。”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赵萍直言不讳,从去年开始,我国消费就出现增速趋缓的态势。百货商店、超市卖场等都感到消费增速减缓所带来经营上的压力。
赵萍说,扣除物价因素,去年实际增速只有11.6%,消费实际增长并不是很好。从消费政策的层面来看,今年的政策拉动力也不会比上年更好。从政策层面和经济增长的宏观层面分析,今年的消费增幅肯定比去年还要低。“我们预计今年的消费增速虽然有两位数的增长,但是增速会出现明显的回落。”
这一判断恰恰说中了不少商界大佬的“心事”。南京一本土零售品牌经营人士透露,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其销售额不但没有达到预期增长,甚至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在一季度数个节点,几乎都出现了同样问题。”该人士说,企业自定一季度销售额未完成。
这并非个案,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战略研究中心经理吴敏锋说,零售业今年1、2月份销售不佳,去年1、2月份增长水平在17%-18%,但是今年1、2月份是最困难的,整个增长状况基本没有什么太大进展。
专家说“做好卖商品工作”
“今年我们经济增长可能会前所未有的要倚重消费。”赵萍说,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高达70%,经济增长要倚重消费,要坚决地发展零售业。虽然今年消费增速降低,但是对零售业的倚重,又为零售业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必须改变过去粗放式的增长方式,才能够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始终忠于主营业务才是“王道”。“专业化是大型零售企业成功的关键。在过去十年中,世界零售前十强零售企业,其零售额占企业集团比重在95%以上。”赵萍说,国内零售业非相关多元化问题非常突出。
一组调研数据颇能说明问题,从2000年到2010年,国内零售百强中,赵萍分析51家企业样本后发现,专注于主营业务不足10%,和主营业务相关的多元化占到了62.7%,而更多的非相关的零售业占到了82.6%,还有其他非常多的行业非常赚钱,如房地产业务。从2000年,我国零售业中房地产占主要业务收入的23%,上升到了2010年的30%。“有多少企业像沃尔玛这样经营的呢?其实很少。”赵萍说,注重零售企业一定要以卖商品为主,不是租铺面为主。她建议零售百货业从联营转为自营。
众说纷纭说转型
苏果超市董事长马嘉樑:南京1996年至今是连锁业崛起、创新、整合、嬗变阶段。现阶段,创新成为潮流,战略成为观点,模式决定成败。对大多数零售行业,加快自主创新强化经营管理,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是必须坚持的战略抉择。
金鹰国际集团执行副总裁 韩相礼:当前百货业经营有两种模式,双重码模式和单重码模式。因为重心在百货经营上,所以相关的租赁费用装潢成本不可控。在两种经营模式膨胀的今天,金鹰选择了双重码模式,先从地产开始。地产也是金鹰的双重筹码,这些地产在经济飞速成长的前提下,价值倍增,双重码模式有中间商,营运成本可省3%。也是快速成长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