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活日用品在西安市民超市消费中占比最大
大秦网联合进行的“西安超市消费调查”显示,西安市民去超市的大部分花费都用在了食品和日常用品的购买上。
截至昨日17时,此次调查共计有1296人参加。而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西安市民每月前往超市购物的次数在2次以上;价格方面,近7成参与调查者认为,超市消费的费用在增加;如果物价继续上涨,近8成参调者表示将会减少去超市购物的次数。
对于去超市的频次,27.08%的参调者表示,每月去超市的次数在两次以下,45.22%的参调者,每月去超市2-4次,而每月去超市购物4次以上的人数占比达到了27.70%。
关于每次去超市的花费,33.02%的参调者选择100元以下,52.82%的参调者每次花费为100—200元,每次消费200元-400元的仅占13.23%。
市民去超市购物的主要支出在哪些方面?从调查数据看,食品、日用品占据主要支出地位。35.11%的参调者表示,在每次超市购物费用中,食品的占比达到20%-50%,更有36.73%的参调者表示,在每次购物中食品的占比超过50%。同样,日用品也是主要开支项目,41.21%的参调者支付全部花费中的20%-50%购买日用品。
对于价格的变动,有25.14%的参调者认为“今年在超市的花费有所减少”,而69.94%的人认为,今年在超市的花费在增加。对于增加的幅度,27.55%的参调者表示,增幅在10%以下,41.03%的人认为,增幅在10%-20%之间,也有31.42%的参调者认为,增幅超过了20%。
对于“如果物价继续上涨,你会减少去超市购物次数吗”这个问题?77.88%的受调者选择了“会减少”;表示不会因此减少购物次数的参调者则占22.12%。
超市故事1
超市营业员:“只有周末时人多”
4月5日下午,西安南郊的一家华润万家超市二楼,偌大的食品、日用品区内,只有三三两两的顾客。尽管临近周末,而且已经过了下班时间,但超市内的客流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加。在有些区域的货架前,记者看到,导购人员比顾客还要多,而在二楼的十多个收银台中,开放的只有五六个,收银台前也没有出现周末时排起长队的景象。
“今年的情况不是很好,东西都卖不动。”在该超市二楼伊利奶制品的促销点前,一位销售人员对记者说。“平时的顾客比以前少了,只有周末的时候人还挺多的。”在南郊电子城附近的一家人人乐超市,几位导购人员如此描述。
随着物业房租、人工等成本的上涨,大型超市的利润空间受到压缩。从目前公布的公开数据来看,我国超市零售业的利润率以及销售额等数据均出现下降,以A股上市公司——永辉超市为例,在最新公布的2012年一季报显示,其净利润下降了近25%。
超市故事2
市民王奶奶:“菜价太贵了”
家住西安土门世纪春天小区的市民王奶奶,每周要去超市一次,主要是买菜和日常生活用品。今年以来,每次从超市回来,王奶奶都有点不安,“菜价一天一个价,太贵了。”
上周末,像往常一样,王奶奶又来到超市为家里购置蔬菜和日常用品。在挑了几把时令蔬菜后,王奶奶又在熟食区买了一些糕点、零食。随后,王奶奶又拿了一大袋抽纸,接着又买了牙膏、香皂等一些日用品。
按照以往经验,王奶奶估计这次要花去60-70元。可是,收银机上显示的数字已经超过了100元。望着这个数字,王奶奶吓了一跳,“以后买菜还是去菜市场能便宜些。”一边掏钱,王奶奶一边在心中盘算。
回到小区,王奶奶碰上了邻居姜爷爷,听完王奶奶关于超市东西越来越贵的抱怨后,姜爷爷笑道,“还是附近小树林菜市场的菜便宜。”
超市故事3
白领文先生:“同样多的东西,今年比去年至少贵十多块”
文先生是供职于西安高新区软件园的一位“白领”,目前仍是单身的他,一个月去超市购物的次数在两到三次,“主要是买些生活必需的日用品。每次的花费在100元到200元不等。”自称一直对价格不敏感的他,最近也明显能感受到“东西越来越贵了”。
“前两天在超市买了瓶饮料,无意中看了标签,我才意识到涨价了。”据文先生介绍,之前自己常喝的一款冰红茶,超市的售价在3元以下,“现在已经超过3块了,而且好像瓶子还变小了。”除此之外,文先生觉得超市比较贵的就是水果,“好一点的苹果、橙子之类的,都觉得挺贵的。”
“去年去一次超市,买完必需的生活用品,再买点吃的东西,基本上就在100元左右。”文先生回忆道。而今年,“同样多的东西,至少比去年贵十多块。”
专家看法
若超市价格优势消失,
消费者流失在所难免
“这次调查的数据基本反映了当前我市居民的消费特点,也反映了超市这种经营业态中的一些问题。”西安交通大学营销学教授郝渊晓这样对记者说。
他认为,作为集中度较高的零售业态,从目前西安市场中各大超市的价格水平来看,“超市集中采购、低价销售的优势还没有完全体现。”
他表示,目前在一些品种上,超市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超市在目前的销售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使得超市的经营理念上存在一定偏差造成的。”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经营成本在增加,但在某些地区、某些品种上,超市还能做出更低的价格,“超市规模化经营的特点一定会取得成本上的优势,关键看企业愿不愿意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多实惠。”
目前,各种小型的社区市场和小型便利店“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郝渊晓指出,“这个动向要引起超市经营者的注意。如果价格上的优势不再,那么消费者的流失是在所难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