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商场已没有返券活动
昨日是南京市明码标价细则试行第一天,首批8大类近4000商家加入试点。遵循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由点及面地扩大的原则,首批试点单位包括部分家电连锁企业、大型商贸零售企业外,还包括全市连锁经营超市、连锁药品零售企业、园林景点、农副产品平价直销店、成品油加油站等。昨日记者走访了市场发现,试点单位返券是几乎“绝迹”了,但是此前备受热议的赠品想“折现”,在超市依然是“难于上青天”。
不少商场返券没有了
昨天记者在试点商场德基广场看到,商场正在调整铺面,很多品牌店都在装修当中,记者从1楼逛到6楼,没有看到一家打折或者促销的品牌,就连正在试营业的二期广场中,也没有见到开业酬宾的品牌。一位正在逛街的刘小姐告诉记者,经常逛德基的人都知道,这里以国际大牌为主,很少见到买一赠一或者大减价的促销,印象当中,她也就在coach的品牌,见过有部分五折商品,其他的大牌出现力度大的折扣的机会真不多。
家电卖场早就开始标实价
记者又逛了几家家电卖场,看到标价情况也很规范,连原价、现价这样的标签也看不到。在苏宁的电视机柜台,记者问一台标价3280元的32英寸液晶电视最低多少钱?营业员告诉记者,现在要求明码标价,标价就是最低价了。这让记者少了很多讨价还价的乐趣。苏宁电器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苏宁从去年年初就开始在店里标“实价”了,而不光是因为刚刚实行的新规,由于国内的消费者一直都有“谈价”的习惯,尤其是买家电这样的大件,商家如果不让点利的话,消费者总会觉得心里不太舒服,所以,“谈价”在家电行业是契合普通消费者习惯的。但是,谈价的弊端,就是一件商品标5000的话,有可能可以卖4900,也可以卖4700,消费者的“议价能力”不同,带来的成交价就不一,买高的消费者就吃亏了。在一个品牌的洗衣机柜台,营业员干脆拿出近期的成交记录给记者看,以示给的的确是最低价了。
商场里赠品都标价了
南京市明码标价细则中有一条关于买赠的规定,如果消费者不要赠品的话,应该将赠品按照标价折现给消费者。征求意见时,就让商家觉得很难接受,昨天,记者在商场看到,买赠的活动明显少了,在一家家电卖场,记者就看到了一个买赠活动,就是买空气净化器满700元送价值30元的乐扣乐扣三件套。营业员告诉记者,三件套的价格是商场的成本价,在外面是绝对买不到的,折现很不划算,记者注意了一下,在普通超市,一般一个乐扣乐扣的产品标价就在30元之上,更别说三件套了。就是在相对便宜的网络渠道,三件套的价格也没有低到3字头的。商场的人士告诉记者,这个就是赠品的采购价,由于采购量大,价格和市场售价相比,有很大的折扣。同时,他们也给消费者充分的选择权,可以自由选择赠品或者折现。为此,他们将所有的赠品都明码标价了,而在新规执行前,家电卖场的赠品是不标示价值的。
没有赠品,部分商品价格没降
奶粉等商品没赠品了,价格也没有降下来。在瑞金路一家超市婴儿奶粉柜台前面,工作人员正在讨论新规定,而记者发现,一整排奶粉柜台,已经没有以前买赠的促销牌了。厂家一位促销员苏小姐表示,“我们接到通知了,一律不送赠品了”,并指着架子说,那是此前的赠品,大部分都是玩具。记者看到,有玩具保龄球,还有老虎玩偶,“这些赠品准备带回公司吧,现在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一旁的超市工作人员冯小姐说,“大家如果都不送赠品也好,公平竞争,就凭品质说话。”
冯小姐觉得,这样一来,将来赠品怎么搞,还很难说。“如果厂家按积分搞活动,每次买多少就给积多少分,积满分换礼品,万一遇到较真的客户说我不要积分,你把积分给我换成钱怎么办?”
不过记者了解到,即便是现在婴儿奶粉几乎没有赠品了,但奶粉的价格依然如故,原来是什么价格,如今依然是什么价格,超市的标价签并没有因为不送赠品而下降。
超市赠品想折现,依然“没门”
此次明码标价细则中的一个规定是,经营者在促销时开展赠送活动的,应当标明赠送的商品价值(价格)或者积分值。如果消费者不愿意接受赠品,经营者应当把赠品价格减掉,或是直接折现,但赠品价值(价格)不超过商品价格1%的除外。但记者昨日走访发现,赠品在超市依然存在,而想要折现,依然无异于天方夜谭。
在瑞金路金润发、大行宫家乐福超市、江宁区河定桥欧尚等超市,恰逢周末顾客都不少。瑞金路金润发超市,购买一款明基的电脑就可以赠送一台多媒体音箱,而这台音箱外面打着大大的“赠品”字样。“这音箱我想不要,电脑价格能便宜吗?”面对记者的疑问,超市工作人员投来诧异的眼神,“不能减钱的”。
在电器柜台,两名女孩正在听促销员讲解一款售价199元的苏泊尔电磁炉,“本身商品包装里面就有个赠品炒锅,你要买我再赠送一个电水壶给你”。“家里都有两三个电水壶了,要那么多电水壶做什么啊?”两姑娘无奈,但促销员表示,如果不要电水壶,也不可能折现。“那也不能便宜,我们一向不折现”。
奶制品区是各大超市买赠最热区域
记者走访的多家超市,奶制品区域都是买赠活动最疯狂的区域,而这一区域也不可能让你折现。在江宁区文鼎广场一家超市记者调查发现,该超市奶制品柜台、酒品柜台等都存在买赠现象。酸奶柜台则存在大量的买赠活动,一般都是买一赠一、买二赠一、买二赠杯子等,例如蒙牛欧式发酵乳原价5.8元一杯,现在买一赠一,也就是两个只要5.8。在大行宫家乐福超市,光明大果粒酸奶也被贴上了“买二赠一”的标签。
在家乐福、金润发、欧尚等超市,记者发现对买赠活动消费者非常欢迎,而凡是搞买赠活动的商品,销量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提升。“乖乖,现在买一赠一,卖得不要太好哦”,在金润发超市,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种10.4元的牛奶被用透明胶绑上一盒价值6.1元的鲜奶后,很快就卖出去了两盒。
按照物价部门的规定,赠品价值在1%以内的,可以不用折现或者减价。但显然买二赠一、买一赠一赠品的价值都大大超过了商品价值的1%。对于绑赠的奶制品,商家均表示,不可以折现。促销人员大多表示,奶制品赠送,要不就是绑赠保质期快到的,要不就是商家的促销手段。买一赠一更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买瓶酸奶再赠一瓶一样的酸奶可以要求返现,那么按赠品价格返,消费者就可以一分钱不掏买到一瓶酸奶,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禁止返券后,商家搞“替代方法”
商家打出新促销手段:“买3免1”、“花两件的钱买三件”。给赠品动不动就要折现,不少商家也害怕出现纠纷。记者看到,如今已经出现了不少新的促销手段,打着“满立减”的越来越多。在金润发超市,锅具、保鲜盒等单张发票满388元立减40元,家乐福的雀巢咖啡系列满58元立减5元。此外,第二件8折、第二件5折的商品也越来越多。
以前的“买一赠一”或者“买二赠一”,现在都出现了“替代方法”,例如在家乐福超市,一种伊利大果粒酸奶买一瓶赠送一瓶另一口味的酸奶,但标价签上,将两种酸奶名称全打上,然后中间用了一个“ ”号,再给出一个价格。而不少以前“买二赠一”的字眼,也被“买3免1”、“花两件的钱买三件”代替了。
而不少商品,也不再用“绑赠”的手段,而是厂家直接将赠品放在商品包装中,作为商品的一部分出售。例如一款45厘米×55厘米的垃圾袋,售价8.9元,内包装上就直接送上了20只另一种颜色的垃圾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