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快常州市农产品高效流通体系建设提上政府议程。据悉,为解决农产品“卖难”和“买贵”问题,常州以“农超对接”为突破口,探索建立常州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十二五”期间,政府支持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卖场、大型连锁企业、菜市场、餐饮企业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成熟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探索建立从产地到零售终端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
建设农产品高效流通体系 据悉,常州将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商务、农委、公安、财政、城管、工商等部门组成的农产品高效流通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全市农产品高效流通体系建设工作,尤其是建立农产品信息监测预警协调机制,完善市场监测及信息发布,及时跟踪掌握农产品价格走势,加强生产与流通的产销衔接。
据介绍,农委负责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和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种植养殖大户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登记工作,鼓励农业生产企业培育自有品牌,配合组织好农产品生产企业与超市对接活动等。
减少农产品进场费用 在“十二五”的目标中,到2015年,全社会生鲜农产品销售总量中,大型卖场、大型连锁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15%;全市百亩以上农产品生产基地及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产销直接对接率达60%以上,全市大型卖场、大型连锁企业鲜活农产品本地直采率达到50%以上,全市菜市场开辟自产自销摊位累计超过1500个,引进大型种植基地直供连锁企业超100家。
对此,政府将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进入大型卖场、大型连锁超市、菜市场直销。凡本地百亩以上农产品种植基地,进入大型卖场、大型连锁超市、菜市场设立直销专柜、专区,并常年性经营生鲜蔬菜的,财政给予基地一定的项目资金补贴。
此外,常州开通蔬菜进城“绿色通道”,对装载鲜活农产品进城的厢式货车进入城区,交管部门提供支持,办理“禁区通行证”,保证运输车辆在市区全天候通行。
同时,降低本地农产品入场门槛,减少农产品进场费用,严禁大型卖场、大型连锁超市违规收费,除进销差价、租金、代销费、促销服务费以外的费用一律不得收取。
政府搭建产销对接平台 在常州农产品流通体系中,重点要求政府要加大推动力度,多形式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建立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延伸连锁超市产业链,进一步整合农产品供应链。例如,政府部门组织开展产销见面会、展销展示会等活动,组织动员全市范围内大型卖场及大型连锁超市全面开展农超对接。像在蔬菜、瓜果大量上市时,引导农户在批发市场、大型卖场、大型连锁超市、菜市场建立专门季节性销售区域。鼓励菜场推行点对点的蔬菜直供模式,支持和引导菜市场设立蔬菜直销区,凡本地百亩以上种植基地进入国有菜市场直销生鲜农产品,由菜市场给予一定的摊位费优惠;大力推进农餐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场对接、农批对接等多种对接模式,降低流通成本;支持鼓励餐饮企业自建生产基地,真正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常州将改造升级凌家塘批发市场、苏浙皖边界市场等批发市场,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检测、电子统一结算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建立安全、高效、可追溯的菜篮子产品物流和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