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业界资讯 > 详情
超市自有品牌存在法律监管盲区 问题频出
发布时间:2013-05-08 | 信息来源:北京商报
    越来越多的超市开始涉足自有品牌的开发。然而,生产不规范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前不久,北京市工商曝光了一批不合格纸制品,其中就有超市的自有品牌在内。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我国对超市自有品牌产品在质量、销售方面还没有统一的规范。

    自有品牌问题频出

    在北京市工商曝光的信息中,京客隆生产日期为去年6月1日的卫生纸未标识产品名称,沃尔玛旗下惠宜、生产日期为去年4月17日的冷热两用纸杯被曝杯身挺度和脱色试验不合格。两家企业随后表示,卖场内已没有不合格的产品批次出售,未来也会加强自查和对生产商的管理。

    早在前几年,家乐福就曾接连曝出自有品牌的矿泉水与水晶肴肉菌落超标、玩具不合格等“质量门”事件;百佳、好又多等也曾因自有品牌质量问题上过工商部门的“黑榜”。去年乐购自有品牌的一款食用油在生产地址上竟然把宁波划归到了江苏省。

    低价之下难保质

    自有品牌能够卖低价的秘诀在于省去了品牌使用费以及供应成本。但在中国,零售企业做自有品牌却是本末倒置,为了追求便宜而不断压缩费用。

    一位长年关注自有品牌的业内人士透露,国外零售企业是依靠商品差价来获取利润的。但在中国,超市零售商强调以低价聚客,供应商被迫压低商品价格,超市本身的毛利也不高。盈利主要靠通道费用、物业出租及投资收益。

    存法律监管盲区

    上述人士认为,自有品牌大多采取代工模式,这就难以界定这类商品的监督权归哪个职能部门。零售商和生产商的权责分配也没有明确的说明。“监管上还存在一定的空白,多数情况是在商品上架后的检查中才发现了问题。”

    此外,由于一些自有品牌商品制定的企业标准低于国家标准,生产商和销售商也不在一地,给销售地的质量监控带来难度。

    记者留意到,2007年就有消息称,《超市自有品牌开发经营管理规范》正在起草,最晚于2008年出台。但时至今日,尚未找到关于该规范的“真面目”。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