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记者从2017年北京市商务工作会议上获悉,预期2017年总消费实现7%的增长。北京市商务委主任闫立刚表示,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商品消费额”)增长5%以上,服务性消费总额增长9%。同时,北京市副市长程红在会议上表示,服务消费成为拉动总消费的主动力之一。另外,2017年要抓紧社区商业建设,促进总消费额增长。
1、预期服务消费增长9%
生活水平提高,居民花钱买“服务”的机会越来越多。2016年,北京总消费额达两万亿元,其中商品消费额超1.1万亿元,同比增长,占总消费额的55%以上。另外服务消费占总消费的45%,同时服务消费涨幅高于商品消费3.6个百分点,服务消费额占领半壁江山。
闫立刚曾表示,今后北京对于总消费额的统计将以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共同统计。北京率先以总消费代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作为衡量实际消费水平的指标。据悉,2016年,北京旅游总收入5020亿,同比增长9%,旅游接待总人数近3亿人次,同比增长4.6%,旅游购物和餐饮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6%。此外,北京市上半年餐饮营业收入为433.8亿元,同比增长2.8%。
北京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也迎来了契机。程红表示,服务业是北京发展中的主旋律,同时也对北京市民的生活质量提升起到重要作用。2016年北京完成“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任务113项,完成率达80%。
2017年作为总消费统计的元年,春节期间消费成绩斐然。今年春节假日七天,北京总消费额46.8亿元,创造近五年来消费额最高纪录。其中,北京地区的的冰场、滑雪场,各大购物中心中开设的儿童游乐设施、影院等场所人气旺盛,成为市场亮点。
生活性服务业逐渐实现“互联网 ”,改善服务供给,赢得市场。程红认为,生活服务O2O模式仍属新型消费,仍要继续摸索模式内的品质、安全。去年,北京市商务委组织制、修订11个行业(业态)的24个规范,在全国率先初步建立标准规范体系。这也对北京生活性服务业的品质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2、新增千家便民商业网点
服务消费市场活跃,今年商品消费依然是“重头戏”,其中社区消费成为领头军。
程红表示,社区消费约占商品消费额得60%,2017年要抓紧社区商业发展,提升社区消费品质,这将为实现商品消费目标补足后劲。。同时,闫立刚指出,为补齐民生供给段办法,2017年北京将新增民办实事便民商业网点1000个左右,其中新建和规范提升200个蔬菜零售网点、200家连锁便利店、100个末端配送网点。
近几年来,便民的蔬菜、零售、配送网点一直在推进中。新发地百舸湾农副产品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韦玉华表示,现在公司共有社区蔬菜直通车超100量,社区菜店11家,聚义生鲜商品销售为主。“2017年,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将在北京买菜不便利,蔬菜价格高的社区,配送蔬菜40量直通车”。据了解,直通车销售的蔬菜价格较之前的售价低约50%,40辆蔬菜直通车可以辐射100多个社区,数万名市民可以通过直通车购买蔬菜。每辆蔬菜直通车的成本约20万元,工作年限约8年,而因居民需求较多,营业一年直通车便可实现业绩盈利。
另外,韦玉华表示,2017年还将新增5家社区直营菜店。据悉,社区直营菜店模式建立初期便享受北京市商务委给予的政策补助。一家50平方米的社区直营菜店可享受补贴金额20余万元。
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韦玉华提出建议。韦玉华称,近几年,北京一直提倡“菜篮子”,但“给予补贴”并非长久之计。希望商务部门能建立根本机制,同时提高审核标准,提高享受补贴企业的整体水平。
在服务供给方面,2016年,北京市商务委鼓励社区商业实体企业与电商平台融合发展,推动老字号利用互联网创新发展。推广电子发票在离境退税商店等多领域应用。2017年,北京市商务委预期生活性服务业网点连锁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推进“互联网 生活性服务业”,支持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和商业网点搭载服务等新模式。
3、品质消费受关注提升
消费者对品质的选择决定了企业对质量的追求,随着消费需求升级,也推进北京的供给品质化升级。程红表示,实现消费增长,就要改进商品供给,适应需求、开发需求是现阶段的发展使命。近年来,百姓生活消费朝安全、品质、个性化的方向转变。
在商品品质提升方面,韦玉华表示,新发地百舸湾还将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两个蔬菜流通配送中心,并在配送中心施行蔬菜流通标准化运作。在蔬菜产地、运输、批发、销售等全渠道实行标准化,“这将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便利,以及收益,这也为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商品品质带来利好影响”他说。
北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对此表示,商品整体品质提升在于资源的共享,但前提是社区的实体商业设施应当形成连锁、全产业链的规模。同时北京设有很多外企、央企设立总部,企业之间在不断的交流中,促进品质商业发展。
据悉,超4000家央企在京设立总部,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占全市企业的71.6%和89.8%。此外,北京的世界500强企业设点总数已连续四年位居全球城市之首。北京市商务委将通过修总部经济奖励政策,使商务服务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此外,赖阳认为,北京大力提升商品、服务品质,就要提升商业产能,低端业态迁出,同时要有品质商业填充空缺。
据悉,2017年,北京将疏解提升市场120个、物流中心38个,完成动物园地区、大红门地区、天意、永外城等批发市场的撤并升级和外迁。同时,积极引导连锁品牌生活性服务业企业进驻腾退空间。加快服务外包企业津冀布局,推动服务外包行业在疏解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