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政策法规 > 详情
七部门削减农产品流通环节
发布时间:2011-12-25 | 信息来源:搜狐
  从马铃薯到大白菜,从洋葱到生姜,农产品滞销的故事每年都在上演,农民卖难,市民买贵的现象时有发生。12月22日,商务部等七部门研究决定,进一步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削减中间环节,减少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现象的出现。
  
  七部门削减农产品流通环节扶持批发企业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表示,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作为流通环节的主管部门,商务部下一步将着力做好扶持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企业;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等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头连接着田间地头,一头连接着百姓餐桌,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价格波动,牵动人心。
  
  据姜增伟介绍,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依然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组织化程度低,产销衔接不紧密,“卖难”、“买贵”等问题突出。针对新形势和新问题,国务院及时出台《意见》,全面部署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姜增伟强调,全面落实《意见》各项任务,要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菜市场为流通主渠道,以农超对接等多种产销衔接为方向,以周末蔬菜直销市场等直销直供业态为补充,突出重点,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着力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扶持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企业,鼓励开展直销配送;引导经销商实现公司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扶持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零售企业,发展连锁经营,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扶持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运输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二要着力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加强产地预冷、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冷藏冷冻、冷链运输、包装仓储、检验检测和电子结算等设施建设。发展电子商务,扩大网上交易规模,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引入拍卖等现代交易模式,加快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
  
  三要着力加强产销衔接。大力发展农超对接模式。推动流通企业实现两头落地,在产地建设集配中心,在销地建设交易配送专区;积极打造“南菜北运”、“西果东送”等产销链条。探索发展直销直供模式。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社区、农贸市场、宾馆饭店、学校企业食堂等直接对接。
  
  四要着力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综合运用储备调节、区域调剂、进出口及加工贮藏等手段,确保主要鲜活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稳定。
  
  五要着力加强市场规划布局。要规划发展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规划建设和改造一批全国大型集散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和产地批发市场。
  
  商务部:“十二五”建立农产品拍卖市场
  
  商务部22日发布的《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拍卖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拍卖行业成交总额年均增长18%,达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
  
  意见要求,拍卖业要拓展业务领域,形成区域特色。积极探索农产品拍卖,制定相应的鼓励发展政策,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有计划地建立农产品拍卖市场,选择适合拍卖交易的农产品品种探索进行拍卖交易,逐步推动拍卖成为大宗农产品流通的重要交易方式;支持北京等有基础和条件的地区重点发展文物艺术品拍卖,逐步形成世界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支持和引导东部拍卖企业探索新业务领域,推动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协调发展;鼓励中西部地区发展粮食、蔬菜、花卉、辣椒等特色农产品拍卖。
  
  意见明确,规范行业秩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发展电子化、信息化的拍卖方式,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和市场培育情况,适当提高准入门槛。
  
  意见强调,完善法律法规,推动修订《拍卖法》,起草《拍卖法实施细则》等配套法规;制订标准规范,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