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在全市开展的食品卫生、食源性疾病知识问卷调查显示,三成多市民食品卫生知识“不及格”,50岁以上年龄人群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相对缺乏,行为正确率低。
本次调查按照各区人口比例抽样,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合计调查对象1060人,共收回有效问卷1057份。本次调查结果采取记分制,按得分高低来评价被调查者对于食源性疾病、食品卫生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个人相关行为的正确程度。
调查发现,人群中食品卫生、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平均得分较低,低于60分“不及格”的占总调查人群的33.3%,比例较高;有81.36%的人不知道食品中致病菌的最易生长温度;41.9%的人不会对冷藏的散装熟食进行彻底加热。
调查中,表示需要相关食品卫生知识的人占了85.8%,大多数人对于防治食源性疾病的态度积极,认为对食源性疾病防病知识,他们会主动学习、注意个人防护、维护环境卫生。调查发现人们获取食品卫生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各种宣传资料、广播电视以及报纸杂志等。
针对调查现状,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出避免食源性疾病十大提示: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有安全系数的食品,不买散装食品;新鲜食品经充分加热后再食用;不喝生水;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生食瓜果必须洗净;重视加工凉拌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尽量每餐不剩饭菜,吃剩的饭菜尽量放10℃以下贮藏,食用前须充分加热;夏季避免食用家庭自制的腌渍食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