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食品安全 > 详情
雪卡毒素毒性强于河豚20倍 贝壳类比鱼更易带毒
发布时间:2007-04-10 | 信息来源:新闻晨报

    全球变暖引发雪卡毒素中毒事件在广州等地增加。昨天,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透露,随着赤潮期的临近,上海从下月起将对贝壳类海鲜产品进行重点监测。

    上海曾经在贝壳类中也发现过雪卡毒素,但至今未出现大规模中毒事件。

    比河豚毒素强20倍

    雪卡毒素的毒性比河豚毒素强20倍,无色无味、不溶于水、耐热,主要存在于部分鱼类和贝壳类等水产品中,特别是在热带珊瑚鱼的内脏中。

    据海洋生物专家估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超过5万人雪卡毒素中毒,但只有10%的中毒事件通过新闻报道为公众所知。

    雪卡毒素中毒事件有逐渐蔓延的趋势。仅2006年广东省雪卡毒素中毒的人数已有数百,汕头、深圳等地都发生过大规模中毒事件,罪魁祸首则大多是广东沿海地区的人喜欢的深海热带鱼类———石斑鱼。吃老虎斑、东星斑、西星斑、杉斑、苏眉等石斑鱼和鲈鱼等,容易增加雪卡毒素中毒的机会。

    贝壳类比鱼更易带毒

    相对于广东,雪卡毒素对上海的影响小得多。昨天,上海市食药监所所长顾振华告诉记者,海洋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容易引起赤潮,赤潮期最容易出现雪卡毒素。

    上海吃的鱼以及贝壳类大多来自浙江和江苏等地,每年赤潮期大多出现在夏天和秋天。但今年天气偏暖,因此上海计划从下个月开始监测,重点检测对象首先是贝壳类。顾振华透露,由于鱼类通常中毒后会死亡,因此危险性不是最高,而贝壳类碰到毒素后,不能像鱼类那样马上逃离危险,有可能吸收毒性,因而更为危险。

    顾振华提醒市民,市民应到正规的超市或有冷冻保鲜条件的商户处购买,并注意索要销售凭证。同时,尽量购买鲜活的海产品。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